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对邓小平常代主题的哲学考究 邓小平关于当代世界主题是和平与进展的推断,是邓小平理论的立论根据之一。深刻领悟这一推断的精神实质,必须对邓小平理论在形成这一推断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作一番考查,揭示它所蕴涵的哲学含义。 一、时代主题问题的提出:事实推断和价值推断的统一 把和平与进展作为时代的主题,是党的十三大和十四大作出的概括。党的十三大在叙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发挥和进展的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时,把“关于和平与进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列为 12 个观点之一。十四大在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时,更明确地提出“和平与进展成为时代主题”。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国际环境和时代条件时,是把和平与进展作为两大问题提出来的。1984 年 5 月 29 日,他提出:“现在世界上问题很多,有两个比较突出。一是和平问题二是南北问题。”1985 年他进一步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进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进展问题是南北问题。”问题是科学讨论的出发点,一般说来,它产生于三种情况:一是新的观察与旧的理论的矛盾;二是原有理论之间或某一理论内部的矛盾;三是要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和超越传统的价值观念。邓小平之所以能把和平与进展作为世界两大全球战略问题揭示出来,既基于一定的事实推断,又包含新的价值推断。 邓小平对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前期世界形势变化作出的事实推断是:在东西方关系上,一方面,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只有美、苏两家。因其在进行军备竞赛,因而世界战争的危险还存在。另一方面,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现代战争的高科技条件成为美、苏两家企图直接毁灭对方的冒险举动的制约因素;用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似乎已走进了“死胡同”。在南北关系上,一方面,在五六十年代殖民体系瓦解后,集中在南方的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解决进展问题,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它们同大部分集中在北方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而矛盾越来越深;另一方面,在 70 年代,北方国家的一些有识之士也意识到南北合作的重要性,并开始了南北对话;南北合作形成了一股改变南北不平等关系的力量,从而促进了南北关系的改善和矛盾缓和。 邓小平在考察世界形势变化时所蕴涵的超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