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对高师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的探究对高师教育学实践性教学的探究 教育学公共课是师范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教育专业课程,也是师范生猎取老师资格证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事实上,它的内容与体系早已不再是指导实践的教育理论了,它既不需要科学的论证,也不需要专门的解释,只需要死记硬背,根本脱离了教育教学的实践。因此,要改变传统教育学过分注重理论传授、脱离生活实际的局面,培育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教育学的实践性教学,有助于学生联系教育实际,关注教育现象,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强化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高校毕业生的实际合格率,由“高分低能”型教育培育模式,向综合能力增强型培育模式方向进展,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一、准确把握实践性教学的内涵 1.对实践性教学的理解。要理解实践性教学,首先就要对教学有个科学的认识。教学的科学内涵应当是:老师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展智力和体力,培育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趣的最基本的一种学校教育活动,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实践性教学也是教学的一种,秉承了教学的科学内涵又有其特色。实践性教学正是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教学,重视对知识的应用,不局限于课堂,更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是一种将实践当作教学目标的教学。教学可以是理论的,同样也可以是实践的,理论和实践都是教学的目标,而不是区分教学与否的标准。因此,根据“理论”和“实践”在教学工作中的比例,把在一定的教学工作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以“理论”为主就看作是理论性教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以“实践”为主就看作是实践性教学。 2.实践性教学的特点。实践性教学就是一种强调直接参加性的教学,一种将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教学,比理论性教学更有张力和生命力。无论是在教育理念还是在教学过程中,都与理论性教学有着截然不同的方面。具体而言,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从教学目标看,以培育学生的运用能力,形成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进行实践性教学,首先必须明确实践性教学是为了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个问题不解决,实践性教学成功与否、效果如何就无从谈起。因此,这是我们进行实践性教学的首要问题。理论性教学注重概念、原理的掌握,以知识、技能的考核作为最终目标;实践性教学侧重教学过程的参加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