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动脉穿刺技术及并发症VIP免费

动脉穿刺技术及并发症_第1页
1/13
动脉穿刺技术及并发症_第2页
2/13
动脉穿刺技术及并发症_第3页
3/13
动脉穿刺技术及并发症动脉穿刺技术适应症1.严重休克需急救的病人,经静脉快速输血后情况未见改善,须经动脉提高冠状动脉灌注量及增加有效血容量。2.麻醉或手术期以及危重病人持续监测动脉血压。3.施行特殊检查或治疗,如血气分析,选择性血管造影和治疗,心导管置入,血液透析治疗等。动脉穿刺技术禁忌症1.慢性严重心、肺或肾脏疾病、晚期肿瘤。-2.周围皮肤炎症或动脉痉挛以及血栓形成。•3.有出血倾向者。注意事项1.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2.如抽出暗黑色血液表示误入静脉,应立即拔出,压迫穿刺点3~5分钟;3.一次穿刺失败,切勿反复穿刺,以防损伤血管;4.穿刺后妥善压迫止血,防止局部血栓形成;常用部位穿刺定位桡动脉定位肱动脉定位股动脉定位患者取半卧位下肢伸直略外展,触摸动脉搏动,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厘米处,以搏动最明显处为穿刺点。并发症(皮下血肿)1.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血管同一部位穿刺使血管壁形成多个针孔造成皮下渗血;对血管解剖位置及走行不熟悉,不论血管好坏,盲目进针,不注意进针手法和角度,针头在皮下多次进退,造成血管损伤;2.抽血完毕后穿刺部位按压时间及压力不够,或拔针后由患者及其家属代劳按压,护士没有仔细的指导按压要点,以致血管得不到有效按压;3.穿刺针头太大,引起血肿;穿刺时用力过大,针头对穿过血管壁,造成血肿;动脉管壁厚,易滑动,半小时内下床活动。并发症(皮下血肿)4.老年病人血管脆性大、弹性差;操作前对患者的病情了解不够,对凝血功能不好或使用抗凝剂的患者抽血,按正常时间按压后,依然会出血,形成血肿;5.股动脉穿刺时穿刺点过高,或反复穿刺并未正确按压,引起腹腔血肿并发症(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falseaneurysm):很多危重患者或呼吸功能障碍患者,需要每天一次或数次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大部分患者经过反复的、多次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穿刺后,血液通过破裂处进入周围组织而形成血肿,继而血肿被机化后其表面被内皮覆盖。因此,假性动脉瘤乃是一种由内皮覆盖的血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动脉穿刺技术及并发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