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行政法律关系定位及弊端VIP免费

行政法律关系定位及弊端_第1页
1/5
行政法律关系定位及弊端_第2页
2/5
行政法律关系定位及弊端法治政府的建立是一个国家法治文明的基本标志。在一个什么样的理念下去进行法治政府制度的建构,去指导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对于加快我国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地位的定位及其弊端(一)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地位的实然定位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地位,实质上是指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之间在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综合体现。无论是我国当前法律、法规的规定,还是在学界,几乎都一致认为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隶属型法律关系,其主体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如卓泽渊教授在对法律关系分类时,按照法律关系各主体间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分为平权型的法律关系和隶属型的法律关系,并认为行政法律关系是最为典型的隶属型法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行使职权的机关可通过单方面的意思表示而要求相对方服从。罗豪才教授认为,非对等性是行政领域的法律关系区别于其他部门法律关系的重要特征。张正钊教授认为,行政主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居于支配、指挥的地位,具有固有性和不可替代性,而行政相对人则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居于从属、被支配地位。我国当前行政复议法及行政诉讼法中规定的“复议、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也是主体地位不平等的体现。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地位不平等的观点主要是基于行政权属于管理权的本质特征,管理重在效率,就必然要求行政权具有效力的公定力和先定力,要求行政相对人必须首先无条件的服从行政主体的行政。(二)行政主体实然定位带来的缺陷与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地位不平等相适应的整个社会关系几乎都处于计划和管制状态,政府在整个管制过程中起到了“超人”之作用。在传统政府下,可以说根本不存在“依法行政”,行政和法律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不存在自发的私的法律关系余地,只存在着为了社会利益管理的空间,所以一切法律都变成了行政,所有既定规则亦都变成了自由裁量和种种基于社会功利的考虑。”然而随着社会的第1页共5页发展,这种“行政国家”、“全能政府”的弊端开始凸显无遗。行政主体始终以“管理者”、“当权者”的角色凌驾于行政相对方之上,行政相对方只有惟命是从,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处罚,这就造成行政主体和相对人之间的对恃、敌对状态,而最终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人、财、物资源浪费严重,违法行政对人权自由的严重侵害,腐败猖獗等恶性循环的结果。二、行政权的法理分析——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地位的应然回归(一)从分权的角度“从英国洛克最早提出行政权这一概念到孟德斯鸠在总结洛克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其理论基础都是‘主权在民’思想的延伸,民众可以说是行政权的大背景和决定因素”。法治政府中权利本位的理念,其具体体现就是权利及社会高于权力及国家。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中,权利本位的法律精神即意味着公民权利是行政权力的源泉,是行政权的目的和界限。在我国,“人民是主权者,政府是人民的创造物或所有物,社会服务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可见行政权力之根本来源在于人民的授权,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授权范围内去实现积极行政,超越了人民的授权,则行政活动便会失去合法的根据而无效,“越权无效是行政法的中心思想和主要武器”。行政权力既然取之于民,就应当用之于民,行政主体和相对人之间的法律地位应当平等,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地位不平等的观点是对行政权力来源之实然状态的漠视,是完全的本末倒置。(二)从私法的角度在古罗马的市民社会时期,就倡导“私权神圣不可侵犯”、“自由”、“平等”、“安全”的原则,然而,由于“看不见的手”的固有缺陷难以克服其带来的无序、混乱等社会现状,这时,“就需要这样一个组织,其目标被设定集中在公共善上,即旨在维持每个人有利的条件并达到对每个人有利目标,在这一前提有效的范围内,某些人能够被鉴定为是拥有优越智慧和判断力的,其他人都愿意信赖他们,并承认他们的意见有更重要的意义,就象一条船上的乘客愿意让船长来掌舵。”市民就第2页共5页当然的将一部分有关公共利益管理的权力授权给这一组织来统一行使,以达到整个社会稳定、秩序、安全,这样,政府便产生了。政府的职能应当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行政法律关系定位及弊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