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园灾害教育现状的调查讨论幼儿园灾害教育现状的调查讨论 摘 要:5·12 汶川地震后,社会各界对灾害教育的现状开始反思,如何在幼儿中开展灾害教育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灾区之一的绵阳,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幼儿老师灾害教育意识薄弱,知识、技能掌握不牢;幼儿园开展灾害教育活动的频次低,内容覆盖面窄,方式单一,效果较差。因此,幼儿园灾害教育应另辟蹊径。 关键词:幼儿园;灾害教育;活动 近几十年来,全球灾害频发,已严重威胁人类生存,提高防灾抗灾水平已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历经工程防灾和技术防灾后,教育防灾开始走上历史舞台,“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1]。 20XX 年以来,已有 110 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在学校开展了灾害教育,其中超过 30 个国家正在各教育阶段的学校按计划开展有关灾害主题的教育[2]。 我国是个灾害多发的国家,20XX 年的 5·12 汶川大地震举世震惊,顷刻间汶川八镇被夷为平地,人民财产的损失尤其是幼儿的伤亡令人十分痛心。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且幼儿作为脆弱群体,应备受呵护,其身心特点的特别性决定了在幼儿园实施灾害教育的方式应以活动和游戏为主。 本文以四川省绵阳市幼儿老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幼儿老师的灾害知识技能水平、开展灾害教育的意识以及幼儿灾害教育活动的现状,从而使后续的灾害活动设计更有针对性。 一、灾害教育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以随机抽样问卷调查为主,以访谈为辅,对绵阳市共 10 所幼儿园的 120 名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 120 份,回收 116 份,回收率为96.7%,其中有效问卷为 112 份,有效回收率为 96.5%。 调查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教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龄等;第二部分是老师的灾害知识、灾害应急避险能力测查;第三部分是老师的灾害意识,对灾害教育实施具体操作的测查;第四部分是幼儿灾害教育活动开展的情况,包括开展频次、内容、方法、效果等。 二、灾害教育调查的结论与分析 1.灾害知识水平较低 幼儿老师比较熟悉的灾害是地震、火灾、泥石流、洪水等,不太熟悉的是台风、海啸和虫鼠害,最不了解的是风暴潮和寒潮。同时,多数老师掌握的灾害知识不够全面,仅知道一些常识性的知识,而且多是随机获得,比较零散,尚未形成系统,对于灾害的形成机制、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