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职电工教学中的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职电工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由于电工基础课程在中职教学中具有很多的特别性,比如概念多、规律难,所以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学习理论对教学实践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讨论了在电工基础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些方法,并对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做了一些分析。 关键词:电工;建构主义;应用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智是在人与人、人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交互中形成的。每一个学习者都不是一张白纸,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前,已经具备了相当多的前概念,这些前概念在学习者的头脑中组成了一个知识体系。外部的一些信息对学习者进行刺激后,学习者会将外部的信息与头脑中的原来具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内化一致,将其融入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中。学习过程必须是学生自己去体验和感受,所以建构主义提倡学生主动去理解、体会知识,而不是完全听老师讲解。 二、电工基础课程的特点 1.理论性强 电工基础课程自有完备的基础理论体系以及独特的分析方法。基础理论体系中包括各种理想元件的抽象模型、基本的电路模型、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规定等理论。基本的分析方法包括模型分析方法、项目分析方法、分层分析方法。 2.概念多 为了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电路基础课程中概念众多而且较抽象。如电压源、电流源、功率、功率因数等概念,这些概念是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 3.实验和实践多 电路理论虽然是抽象出的理论体系,但是其目的是指导实践。所以在电工基础课程中要多让学生动手实验以及让学生多参加技能实践。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三、如何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引入课程时,应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传统的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讲记录,通过习题练习加深记忆理解。这种模式是老师主导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生不能够获得主动建构知识的机会。要改变这种模式,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动力。新奇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感官上和思维上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好的问题情境应该是可视、可听、可感觉的。比如,进行楞次定律教学时,老师可以演示磁铁从铝管中下落的实验。老师先要说明磁铁和铝管是不相互吸引的,然后将铝管竖直放置,让磁铁从铝管中自由下落,磁铁下落的速度非常缓慢,这一现象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