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工学院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淮工院 [2005]45 号 2005 年 6 月 14 日)第一条实习基地是指具有一定实习规模并相对稳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参加校内外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场所。实习基地建设直接关系到实习教学的质量,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实习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1、 能够满足完成实习教学任务的要求。2、 基地建设双方应互惠互利、各施所长、互补所需、双方受益、义务分担。3、 就近就地、相对稳定、节约开支和提高实效。4、 能尽量满足实习学生食宿、学习、卫生和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条件。第三条基地的基本类型1、校级:凡能承担二个以上系的专业实习教学任务或在行业内有影响的大型企事业单位,由学校出面与之签订协议,作为校系两级管理的实习基地。2、系级:只能承担一个系的实习教学任务的企事业单位,由系与之签订协议,报学校教务处备案,作为系级管理的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类型由校主管部门核查确定。第四条基地建设的目标建设一批市、内外校级基地,其中要有一批有影响的市外基地。系级基地应基本覆盖市内大型企业。建设一批校内实习基地,形成校内外、校系两级实习教学体系。第五条学校的义务与职责1、学校在人才培养、委托培养、课程进修、咨询服务、信息交流、技术转让、项目开发、实验检测等方面对实习基地共建单位应优先考虑。2、在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许可范围内,对实习基地急需的专业人才,学校应将品学兼优的学生优先推荐给实习基地。3、学校根据双方的协议可向基地单位交付一定的实习费用。4、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切实做好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5、按教学要求制定出实习大纲、实习计划、实习指导书。每次实习提前一到两周,将实习计划送达基地并与有关部门主管人员共商实习安排。6、每年年末与实习基地共同总结实习情况,并落实下一年度实习计划。第六条实习基地的义务与职责1、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接受学生实习,按《实习大纲》和《实习计划》要求向实习师生提供必要的实践机会及有关资料。2、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应为实习师生妥善安排食宿、交通等方面的条件。3、对实习学生的有关收费应给予优惠。4、选派政治素质好、时间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理论水平、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担任实习指导工作,并保持相对的稳定。5、指定有关职能部门组织、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