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宅——马清运CONTENTS01PARTONEPARTTWO02PARTTHREE03PARTFOUR04设计者——马清运建筑简介设计作品分析设计作品的思考与拓展01马清运马清运,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设计总监。1965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并获建筑工程学士学位。次年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研究生院,攻读建筑硕士学位。成为继梁思成、陈植等建筑学前辈之后首位获奖学金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中国人。2006年担任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设计影响:马清运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由他带领的建筑事务所MADAS.P.A.M活跃于国际建筑界,已被业界公认为中国最具代表性及最独特的建筑事务所之一。MADA创立之时间虽短,但凭借其创意澎湃的设计及专业的设计团队,其作品能成功突围,并于国际建筑界占一重要席位。设计理念:马清运的学术兴趣集中于城市中的基因元素,都市与建筑的本体关系,快速建造及环境的中国性。“这个时代的能量表现在城市上”,在他看来,城市才是建筑意义的真正来源,因此他的设计总是关注建筑和城市生活的关系。02建筑简介世界建筑大师,为了表达对父亲的爱,在老家陕西用石头建了一座“父亲的宅”,却被评为世界最美住宅。父亲的宅我在世界各地造了那么多房子,别人称我为“改变地球表面状态的设计师”,却没有一座是给家乡的。我连名字都早在心里想好了:“父亲的宅”,一个我给父亲的礼物。——马清运|建成后的“父亲的宅”||蓝田玉山村,是中国典型的空心村||失去灵魂的寂静模样|03设计分析那是一个朴素的起点,却将承载我几乎匪夷所思的构想——如果我能把一座农民房,盖得连农民都惊讶,连建筑学生都陌生,蓝田会不会因为它,慢慢留住更多的人?整个建筑给人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拿石头堆砌的墙体。原来山谷中粗燥的石头被水流卷带下来,经过水流年复一年的冲刷,逐渐被打磨的很是光滑,同时由于河水的流速和被冲刷程度的不同,使石头的尺寸和颜色也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呈现出丰富的质地,这为“父亲的宅”的建筑提供了材料上的资源。“父亲的宅”坐落在河与山之间一个有着多重含义的地理位置,山间出产粗糙的石头,将石头在质地和建造方法之间的作用最大化是设计的首要原则。要简化和统一建材的方法是使非本地的建材使用最小化。因此,使用外来的材料只能作为极少、极具差异性的元素。反之,使用当地材料(石头和木料)就是最大价值。工人们顺理成章砌了多少年的平淡砖墙仅仅因为改变了一种砖的尺寸,而忽然呈现出一种轻快的间色。各种花式的窗洞原本是实现建筑墙体独特结构的需要,而这种从技术角度作出的努力,也意外地收获了一种艺术的形式美感。04设计思考与拓展作为常年漂游在外,既要在美国教书又要不停开拓事业的游子,马清运萌生为日渐老去的父亲在老家建造一座宅子的想法实乃再寻常不过的尽孝之举。但当马清运将他惯有的建筑理念和反叛精神灌注到这个房子上时,就注定会产生出奇妙的化学反应。艺术性经济性文化性现代强调建筑的生命力,这在房子外立面的建筑材料里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它的建筑材料主要取自周边的山水,比如墙上填充的石头取自附近的河流,石头颜色的不同使外立面具有层次感,而墙上的门应该是由后山的竹子编织而成的,也是取自后山的一种材料,通过石头和竹子就充分地把建筑和山水融合在了一起。乡间居所“井宇”用传统颠覆传统。在黄土高原干燥的气候下,农家人更希望“肥水不流外人田”,所以陕西农村的屋顶都向里坡,四面坡屋顶围合的院子俯看像口井,从外面看像四合院。但在这个宅子却与之相离,结合了农村和现代的建筑风格,使其成为了当地建筑的“典型”,打破了原本的农村建筑传统和形式。取材很方便,石头随处可见,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挑选。墙壁,地面,门板还有落地窗都是用竹节板搭起来的。这些看似有韵味,有奢侈意味的东西其实不过是当地农村最常见的物品了。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