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导论1、文学的四要素:世界、作品、作家、读者2、文学理论的任务:发展论、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3、文学概论的学习方法:a、视野开阔,阅读面广 b、联系当代文艺思潮、文艺现象、作家作品。C、联系自己的创作于欣赏实践 d、学以致用,尝试评论语研究4、学习文学理论的作用及意义:确立文学观指导文学与审美实践指导文学的研究与批评5、历史上对文学性质的不同认识:1、再现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文学作品无认识价值)两者都重视认识艺术真实的标准不同布瓦洛别林斯基}文学对于生活的模仿,不仅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还在于描绘可能发生的事。6、表现论代表人物:柏拉图,康德(奠基人,知、情、意理性、情感、道德修养),雪菜,诺瓦里斯,柏格森(《创造进化论》自觉本能),弗洛伊德{意识前意识无意识(被压抑的生命冲动)}迷狂说:宗教神秘说(神灵附体)7、亚里士多德:一桩不可能发生的事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不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取。&再现论的优点:1 对文学艺术的源泉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2、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认识价值 3、引导作家深入生活缺点:1、没有分清艺术与科学的界限 2、把艺术创作的最高目的视为忠于现实,忽视创作主体的情感体验。9、表现论的优点:1、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 2、揭示了文学与科学的区别缺点:1、把主观与客观对立起来 2、把情感与认识对立起来3、把表现与规范队对立起来10、文学的审美属性:文学是人们对生活的审美反应。11、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理论方式:概念、范畴、推理从经验事实中概括出来宗教方式:{实践方式:主体亲自实践,主客和一,追求意义与价值审美方式:理性直觉}12、文学审美属性的具体表现:整体性:文学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的整体观照。情感性:以形象具体的东西作为观照的对象来感受体认事物及其特点。无功利性:创造性:12、文学形象的审美特征1、虚拟性:假定与真实的统一真实是指艺术形象不能离开依托假定是指通过艺术方式来接近本质2、情感性: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指人的喜怒哀乐愁等的心理内容3、模糊性:朦胧与明晰的统一具有阐释的多种可能性4、涵盖性:特别与一般的统一作家对生活进行艺术概括的结果社会内容5、生动性13、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1、情感性2、形象性3、陌生化4、音乐美5、蕴耒昔美14、文学的功能一、历史上关于文学功能的两种认识1、为人生而艺术强调文学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文学发挥影响人生干预生活功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