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清淤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1、现场准备1.1 、测量准备:开工前进行固定线路,包括导线、中线的复测,水准点的复测与增设,横断面的测量与绘制。并进行记录与整理,送交监理工程师核查。1.2 、调查及试验:施工前对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障碍物、文物古迹及现有管线情况进行详细调查。1.3 、场地清理:在施工现场工作界限内,保护所有规定保留的植物及结构。对施工范围内的建筑废弃物、腐植土进行清除运弃。1.4 、合理布置现场河道排水措施,将施工现场的河水安全、 合理围堰导流。1.5 、确定修建施工临时便道,以便机械进场及淤积沙石外运和材料进场。1.6 、确定施工用水、用电线路。1.7 、建好施工现场安全围护设施,确保施工环境。1.8 、设计、制作、安装各种施工标牌、警示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施工管理制度。2、技术准备2.1 、制定技术措施,组织技术交底,编制人员、材料、机械设备需用量计划。2.2 、配合现场施工,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制定出先进施工技术方案。二、施工工艺填筑围堰抽水人工清理渣土(含垃圾、石块)转运至岸上临时堆放点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河底清淤测量验收合格进入下一分段施工三、施工方法1、河道导流围堰1.1 、施工方法:每一分段施工长度初拟为50~100 米左右,围堰采用槽钢固定复合板和薄膜围堰,迎水面采用堆石压脚,围堰高度应比正常高水位高出0.5 ~1.0 米。1.2 、施工程序及顺序:2、抽水根据施工时河道水流量配备足够的污水泵和泥浆泵日夜不停地抽水,保证围堰段内场地不积水。3、清理围堰内水抽干后,淤泥、渣土(含垃圾、石块)采用人工清理并转运至卸土点临时堆放,清除的淤泥直接用贮罐车等及时运到附近的淤泥专用受纳场,渣土(含垃圾、石块)利用渣土车外运至卸土点堆放,对于局部工作场地允许的地方直接用反铲挖掘机挖河底淤泥和渣土,渣土车装运至卸土点。每一分段的河底清理后, 须经业主和监理测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分段的施工。4、环境保护与市容卫生施工中做好日常清洁工作, 淤泥按指定地点弃放, 不污染堆泥场的环境,运输渣土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出现“滴、洒、漏”现象。四、雨季施工措施1、因受施工环境影响,特制定雨季防汛范围:施工区域、周边居民居住区、与之有关的社会道路及周边单位。2、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设专人收听天气预报,并做好详细记录,了解中、短期的天气情况和天气变化,以指导施工。3、施工进入汛期前,对全线施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