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11 油气长输管道 SCADA系统迄今为止,管道运输在世界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我国虽然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管道运输的国家之一,但其发展却比较缓慢。1949年以前,我国的管道运输几乎是空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东北、华北、华东输油管网及西南输气管网、西北一带油气管网已初具规模。全国石油、天然气产量的90%通过长输管道源源不断地输向炼油厂、化工厂及海运码头。作为油气长输管道自动化系统同样经历了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早期主要采用就地通用指示仪表为主,主要设备的控制( 如阀门的开、关;输油泵的启、停等) 均由手动控制,输油工人通过巡视记录主要参数( 如温度、压力、流量等)。70年代末,由于当时国内的自动化控制设备与国外相比处于严重落后的地步,国内企业纷纷通过技术转让、合资合作、集团经营等形式改善设备。如在长输管道上广泛应用1151、2088等压力变送器、瑞士SAAB雷达液位计等,流量计量方法已由原始的计量仪表检测、手工计算产生报告发展成为由流量计产生信号远传至流量计算机或RTU、DCS、 PLC等站级控制系统进行流量累计计算并自动生成相应报告。80年代末,计算机硬件、软件、特别是网络、通信的发展,管道运输行业均配置了先进的 SCADA系统,如“东营- 黄岛输油管道”是我国第一条实现全线自动化技术的输油管道,该管道是与加拿大努法公司联合设计的,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此后,进入90年代后,通过对世界先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运用国内自己的技术力量先后设计和编制了以站控为主的花土沟-格尔木输油管道;轮南- 库尔勒输油管道;鄯善- 乌鲁木齐输气管道;陕甘宁气田- 西安输气管道;陕甘宁气田- 北京输气管道;陕甘宁气田-银川输气管道等。11.1 油气长输管道 SCADA系统概述11.1.1 SCADA 系统概述近20年来,随着 4C(Computer, Control, Communication,CRT)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Supervisory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简称 SCADA系统,广泛用于电网、水网、输油气管网、智能建筑等领域,通过主机和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远程终端装置RTU、 PLC(或其它输入 / 输出设备的通信收集数据,实现整个工业网络的监控,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运作及优化控制。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远程终端设备 (RTU)、主站计算机 ( 包括硬件和软件) 、操作人员数据显示和控制盘及有关的外围设备。目前SCADA系统突出的特点是具有集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