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性人际关系:是指发生在治疗环境中,求助者与协助者之间的关系,是有目的的互动,而非社交性关系,焦点集中在病人的行为上,以促进病人健康为目标。治疗性护患关系:护士在特定的环境中(工作场所)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目的、有计划地与患者接触沟通所形成的关系称为治疗性护患关系,简称护患关系。 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 正确处理护患关系,与患者和协相处,无论对患者疾病的转归,还是降低护士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防范医疗纠纷,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的要求(一)了解患者基本情况护士与患者接触首先应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从而采取适合与患者接触的方式,选择适当的交谈内容,主动提供患者所需要的帮助。1、 一般情况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相貌、民族、籍贯、宗教信仰、文化程度、职业、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生活习惯、婚姻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等。2、 疾病情况患者的精神症状、发病经过、诊断、治疗、护理要点、特殊注意事项等。(二)建立护患关系的基本要求1、 正确认识精神疾病精神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一种大脑功能紊乱。精神疾病患者的离奇行为或荒诞不羁的表现是疾病的表现,就像躯体疾病所具有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一样,无好坏之分,无对错之分,与人品道德无关,不能以常人的标准来评定。许多精神疾病患者不会主动求助,甚至回避和拒绝他人帮助,这使得他们的疾病难以被发现和得到治疗。2、 尊重患者人格尊重患者人格应首先做到平等对待,不歧视,不能因为患者症状嘲笑甚至愚弄患者,不能表现出轻视的态度,注意尊重患者,以增强患者自信心。当进行治疗或谈话之前要先征得患者同意,及时改进和采纳患者意见或提出的方案。应向患者介绍或说明其治疗及护理情况,尊重其知情权,以求得患者合作。对于患者的隐私、病史要予以保密。这样会让患者感到被尊重,从而能够信任护士、尊重护士。治疗性护患关系才能够得到发展。3、 体会患者心境,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护士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根据患者的言谈举止判断患者的思想、感受及需要,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理解并且体会患者的内心痛苦。患者住院后会有强烈信息需要及被尊重和关注的需要,护士可以为患者提供与疾病有关的信息,给予患者尊重及关注,这样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建立。同时,患者入院初期对陌生环境产生的焦虑恐惧以及出院后能否适应院外生活所面临的担忧,护士都应给予支持性的安慰,以减轻患者痛苦的心境。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