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一、重点1.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 的定义、性质。2.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及对血药浓度的影响。3.体液 pH 对药物扩散的影响。4.房室模型及消除动力学模型,表观分布容积的概念及意义。单室模型一级消除动力学药物单剂、恒速静脉滴注、 固定间隔时间和剂量多剂用药及非线性消除动力学的药时关系表达式及主要参数的计算;多剂函数式的应用原则。5.TDM 的药效学与药动学依据。6.TDM 常用标本种类及药物组成特点,取样时间确定原则及常用预处理方法。7.常用临床化学检测技术在TDM 应用中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8.当前迫切需要开展TDM 的主要药物的药动学特点、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地高辛、苯妥英钠、 环孢素、 氨茶碱、 三环类抗抑郁药、碳酸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抗心律失常药。9.TDM 的临床应用及根据TDM 结果调整剂量的方法。二、难点1.单室模型一级消除动力学药物单剂、固定间隔时间和剂量多剂用药的药时关系表达式及主要参数的计算;多剂函数式的应用原则。2.TDM 常用标本种类及药物组成特点,取样时间确定原则。3.苯妥英钠的药动学特点及剂量调整方法。4.环孢素的药动学特点及样品要求。5.根据 TDM 结果调整剂量的方法。三、常见题型与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A 型题 ) 1.临床上经常使用但不需进行药物浓度监测的药物是A digoxin B phenytoin C aminophyline D penicillin E phenobarbital 【本题答案】D 2.药物通过毛细血管的吸收、分布和肾小球排泄时,主要的转运方式是A 主动转运B 被动扩散C 滤过D 易化扩散E 胞饮【本题答案】C 3.药物经生物转化后,总的结果是、A 药物活性的灭活B 药物活性的升高C 药物的极性升高,有利于转运到靶位D 药物的极性升高,有利于排泄E 药物的极性升高,有利于分布【本题答案】D 4.有关生物利用度(F)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指经过肝脏首过消除前进入血液中的药物相对量B 反映药物吸收速度对药效的影响C 又称吸收分数,表示血管外用药时,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数D 血管外注射时,F=1 E 口服用药方式的F 值,由口服定量药物的AUC 与静注等量药物后AUC 的比值计算出【本题答案】A 5.有关一级消除动力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 药物半衰期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B 药物血浆消除半衰期不是恒定值C 为恒比消除D 为绝大多数药物消除方式E 也可转化为零级消除动力学方式【本题答案】B 6.人的总体液量约0.6L /kg 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