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思愈深-史遂真

思愈深-史遂真_第1页
1/5
思愈深-史遂真_第2页
2/5
思愈深-史遂真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思愈深,史遂真思愈深,史遂真 自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重写文学史”的呼声不绝于耳,几十年来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包括几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著作。刚刚出版的新著《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南京大学出版社 20XX 年),别具一格,运用现代性理论,在重新界定文学思潮概念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做了全新的叙述,从而为重写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这部新著的主编杨春时教授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宽阔的学术视野,特别是在文学现代性讨论领域建树颇丰。他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就发起了中国文学现代性问题的讨论,以后多年运用现代性理论讨论中国文学思潮,提出了文学思潮是文学对现代性的反应观点,在学界引起广泛注意。他出版了文学史论性的专著《百年文心——20 世纪中国文学思想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XX 年版)、《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三联书店 20XX 年版)等,系统地建立了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理论构架。而这一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就是这一理论的实践产物。 该书不同于以往现代文学史的鲜亮特征是它的思想的前沿性、体系的宏观性和整体性,以及历史叙述的创新性。 首先,它立足于学术前沿,建立了新的文学思潮概念和文学思潮史叙述。现代性理论是当代最前沿的理论,它揭示了现代历史的本质和内在规律。作者提出了文学思潮是文学对现代性的反应的核心思想,作为统摄全书的理论支点。在这一观念的统领下,对文学思潮作了重新界定,并且重新叙述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历史。它批判了来自苏联的“创作方法论”,恢复了文学思潮的本原意义。“创作方法论”源于苏联,上世纪 30 年代传人中国,解放后成为文学史讨论的核心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文学思潮是由创作方法决定的,而创作方法是反映现实的原则,主要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论抹杀了文学思潮的历史性,文学思潮成为一种脱离历史的创作模式,文学史往往被描述成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交替抑或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斗争的历史,否定了现实主义以外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文学思潮的合法性,致使新古典主义、启蒙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思潮在文学史上的缺席。该书在导论中清理了创作方法论,从现代性角度考察和界定文学思潮,从而就产生了新的关于文学思潮的定性,如浪漫主义是对现代性的第一次反叛(反对现代城市文明、工具理性和世俗化),而现实主义则是对现代性的第二次反叛(揭露和批判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思愈深-史遂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