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感悟意境,解读古诗感悟意境,解读古诗 谭义专 摘 要: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而其中蕴含的内容异常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对学生讲解和分析,以及細讲之后进行强行灌输。这种方式对学生的知识积淀是不利的,不能有效地训练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本文主要就初中语文当中古诗词的意境教学提出一些可行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 意境教学 通常来讲,意境可以被看成是人们在自身的思想情感当中“思维情感”以及“情感共鸣”的共存状况。“意”通常是指一种流动情感的思维状况,“境”一般是指具有一定的实景铺垫、与界限相关联的概念。初中语文老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一般都比较重视去引导学生能够独立地想象、体验、再现、领悟其中的意境,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还可以更加积极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传统的文化产生更多的兴趣和 热爱。 一、品味诗句,想象意境 清代文学家方东树说:诗必兼才、学、识三者。和其他的文学表达方式相比,古典诗词更加具备韵律美、格式美以及意境美,而且作者自身的才华都凝聚和体现在选择和运用字词当中。语文教材中,任意一首古诗词都能够突显出艺术的光辉,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一般情况下,古诗词的作者都是将自身的所想、所见、所思揉进笔端,只我们能够抓住古诗词中的一些关键词,便可顺应诗句的指引,触碰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在学习苏轼《水调歌头》时,老师就可以抓住其中的“把酒”“乘风”这两个关键性的词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想象和思考。首先,指导学生想象一下,作者在写这首词的时候为什么要用到“把酒”这个词语,而不是“凭酒”或是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举酒”“端酒”。用“把”这个字,可以充分地体现出作者将青天看作是自己的友人以及豪爽洒脱的人物性格和情怀。“乘风”这个词语非常具有仙气,呈现出作者浪漫的想象力。在八月中秋这个时节,秋风送爽,诗人苏轼与把酒赏月,怀念亲人,豁达和超然之外有浓浓的深情蕴藏。通过老师给学生引导和把握诗句当中的关键词,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融入对作者诗意的想象当中,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二、异质同构,体验意境 我们所说的“异质同构”一般都是指格式塔派心理学曾经提出的概念,说的是从各种领域当中对于事物所形成的相似作用力的模式结构,从而可以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