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问题与对策摘要。国有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部分,也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重点,关乎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国有资产,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形成高效、良性的发展机制,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探讨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措施,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借鉴价值。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资产管理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概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和使用的,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的各种资源的总称。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大多是非经营类资产,涉及范围比较大,资产总额比较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服务职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增长速度不断加快,截止20XX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总额超过14万亿,占全国国有资产的三分之一,且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增长。近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其中包括国有资产管理的改革。为了更好的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成效,财政部出台了《地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国有资产管理法规和办法,明确了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责任、处置程序和监管要求等,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资产配置不当、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使用效率低下、资产大量流失等,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负面影响。可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任务十分艰巨。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1.资产配置不合理。一直以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国有资产零散分布的现象比较普遍。大多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都是需要某项设备才临时购买,缺乏总体上的协调和管理,造成国有资产闲置和稀缺的现象同第1页共4页时出现。例如,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有很多空余房屋闲置或出租,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却要花费较高的成本来租用办公用房;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存在办公设备、办公家具超标和浪费的问题,有的事业单位的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严重陈旧,急需得到改善;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承担一次专项任务,就申报一次国有资产采购专项经费,资源重复购买、浪费现象十分严重。2.国有资产流失严重。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弥补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经费的不足,行政事业单位将本单位多余的办公资源用于经营性业务。例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招待所经过装修后,不仅用于办公需要,而且对外营业,所得收入用于发放员工福利和弥补财政经费的不足。然而,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行使的公共职能,又缺乏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意识和动力,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量国有资产开始流失。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没有通过资产评估部门的评估,就擅自低价将国有资产转让给私人,或供其无偿使用,甚至随意报废尚有相当使用价值的设备;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用于经营性业务的收入,并没有纳入财政预算,而是存入单位的小金库或者违规发放员工福利。尽管在国家严令禁止下这一现象有了很大改观,但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导致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3.账实不相符。根据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做好账实相符、账账相符。然而,现实中很多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账实不一的问题,普遍没有设置资产的明细账和国有资产卡片。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来源有多种渠道,有的是自有专项资金购置的,有的是上级部门购置的,有的是社会捐赠的,有的是下级上缴资金购置的,无论哪种方式,都应该入账。然而现实中,很多事业单位只将本部门资金购入的国有资产入账,其他渠道购置的国有资产没有入账,长期游离于账本之外。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对已经报废的国有资产不进行报废报损,使其长期挂账,造成账实不符的问题,也给腐败行为留下了可乘之机。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措施1.转变国有资产管理观念。只有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国有资产管理,树立正确的资产管理理念,才能切实提高行政事业单第2页共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