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师进行小课题讨论,学校要发挥主导引领作用老师进行小课题讨论,学校要发挥主导引领作用 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各级课题工作的深化讨论,老师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科研工作如今不再高不可攀,以前认为与己无关的科研工作如今不再遥不可及。特别是随着小课题的讨论走入老师的工作,老师们从微观的、切入口小的问题入手,从自己教学实际中的问题入手,人人都能从讨论中获得提高。然而目前,老师对课题讨论仍存在如下一些片面的认识。 一是课题讨论是为了猎取利益。在课题讨论中,有的老师进行讨论并不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而是为猎取职称晋升、考核奖励,结果就出现了只立项、不讨论,有讨论、无结果,有结果、无过程等现象,导致课题讨论工作走了务“空”和务“虚”之路。 二是课题讨论就是教学成果。有的老师认为课题讨论的最终目的就是写出一篇像样的教学论文。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科研成果缺乏转化、缺乏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对科研来说,讨论的一切目的都在于应用,不能被应用的讨论成果将毫无意义。 三是课题讨论是老师个人的事情。有的领导认为老师申请的课题讨论是老师为自己而讨论的,就是老师个人的事情。老师讨论不讨论学校无法监督,指导不指导更是无关紧要,导致老师讨论过程中困难重重,力不从心,甚至因缺少管理而使讨论工作放任自流、有始无终、不了了之。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学校要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帮助老师逐渐形成自觉讨论的行为,开展好小课题讨论。 一、引领老师正确理解小课题讨论的定位——解决“为什么讨论”的问题 1.课题讨论不神奇。有的老师认为搞教学讨论是专业人员的事情,老师只搞好教学就行了,对科研工作拒之千里。我校重视老师科研,把科研工作定位在形成学习和讨论的氛围上,即,“教学即讨论”,老师本身就是一个讨论者,教学成绩高的老师就是一个高水平的讨论者。“反思即讨论”,老师教学不可能不想,想了就是一种讨论方式,这样让老师对课题讨论不再感到神奇、神圣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畏惧。 2.课题讨论与教学工作息息相关。我们结合学校“高效课堂”的构建活动,把课堂教学讨论作为教科研工作的重点,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展开小课题讨论。小课题讨论的目的不是要求老师去探究和构建符合某个理论的规律和方法,而是让课题理论渗透到教学常态中,改变那些“非理性”和“无意识”的教学常态,让老师自己的经验变得可靠些。老师要坚持“课题从课堂教学中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