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实践操作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实践操作 张俊琳 刘学英 内容摘要:卡塔琳娜·赖斯将文本划分为 4 个类型:信息文本、表情文本、操作文本、视听文本,这一理论基于赖斯的对等理论,她提出的对等是指文本层面的交际和对等。电影是增进中外文化沟通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国外观众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渠道,电影字幕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电影的字幕虽然是以句子形式出现,但是仍然是在一个大的文本框架下进行,具有文本类型中的特点。在文本类型理论下,电影属于视听类文本,但是具有前几个文本的特色。本文主要阐述文本类型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文本类型 字幕翻译 实践操作 一.基本概念 1.1 电影字幕翻译的特点 1.1.1 共时性 在电影作品中,字幕不可以独立存在,必须与电影画面和声音一同出现,字幕才算真正发挥作用。这也就意味着电影字幕和其他不同,它存在的时间是有限的,而且必须与画面和声音保持一致,这就对字幕的翻译提出了要求,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对字幕进行精准简短的翻译就成了译者面临的难题。(汪萍,20XX) 1.1.2 时间限制性 电影的字幕翻译有共时性这个特点,但这同时也是它的局限所在,因为必须要和画面以及声音完全一致,在单语字幕中可以做到,但是在字幕翻译中,由于两种语言发音不同等特点,有时候很难做到完全一致。在遇到这种局限时,译者也要考虑进行何种取舍,这时文本类型就发挥了作用。 1.2 文本类型理论及各自的翻译方法 1.2.1 信息型文本 顾名思义,信息型文本就是以传达信息为主的文本,主要有:参考书、演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讲、说明书等。赖斯认为,这类文本更关注内容,所以译文也应该以传递主要内容为主,语言不应该冗长乏味,要使用清楚化的语言。 1.2.2 表情型文本 这类文本通常为文學类文本,如:诗歌、剧本、传记等。赖斯认为,这类文本更注重文本的审美性和艺术形式,译文应该侧重于传达原文审美形式,要采纳“同一”的策略,也就是采纳原作者的观点。 1.2.3 操作型文本 此类文本是具有呼吁或说服功能的文本,如:竞选演讲、广告等。赖斯认为,这类文本更注重呼吁或说服的效果,所以翻译时也应该相应地唤起所需反应,采纳“顺应”等效,也就是让译文在目的语读者心中也能产生和源语在源语读者心中产生的效果。 二.文本类型理论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实例 2.1 电影片名的翻译 在具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