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常态下国有施工企业推动依法治企理念落地的实践讨论新常态下国有施工企业推动依法治企理念落地的实践讨论 肖志微 摘 要:随着建筑市场逐步法律规范,国企改革持续走向纵深,构建科学有序、合理合规的运转机制及市场竞争机制对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非常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对依法治企理念解读,探寻企业依法治企的着力点,提供法治强企个案的呈现,为企业法治理念落地与回归提供可能。 关键词:新常态;依法治企;工程项目;腐败;合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对全面推动依法治国作出重要部署,把“法”的地位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一直以来,建筑行业因为其体量庞大、资金密集、专业性强等方面原因,是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区,给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带来严重影响,如何让“法”渗透到企业管理中,法律规范企业行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分析依法治企的基本概念,找准法治的主要着力点,推动依法治企理念落地,有利于企业健康成长。 一、依法治企的基本释义 依法治企,从字义理解,依法治企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法,即主导思想。依法治企,首先要有法可依。对于企业来讲,上至国家法律法规、下至企业规章制度,都是企业的法律。简单来说,“法”是一切管理行为的依据,对个人和组织起到约束作用,有法可依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边界。 二是治,即方法措施。治有两种,一为法治;二为人治。中国社会的特别性使得长期以来人情与法治相互制约、互为影响与补充。人情的好处是让中国充满了亲情关怀,相对减少了繁文缛节。但人情的坏处也很明显,就是破坏游戏规则,甚至毁坏公共利益。随着市场的法律规范,“法治”已成为现代优秀施工企业的必定选择。 三是企,即治理对象。企业管理,大则战略规划,小则考勤签到,实则安全质量、劳务物资、人才队伍、对外授权、规章制定、沟通接待,虚则党的建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设、宣传报道、形势教育、企业文化,都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对象。依法治企,就是要将法治观念贯彻到建章立制、研讨决策、生产经营、党建群团等方方面面,把企业决策、生产、经营、管理等各环节,纳入法治化运作,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机制和约束作用。 二、依法治企的基本着力点 依法治企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必须根据严谨的管理流程,使“法”的观念贯穿管理的全过程,最终确保各项工作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这里可以概括为法治管理的 PDCA 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