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形势下老师职业道德与能力分析新形势下老师职业道德与能力分析 摘 要:实践证明,高尚的师德是成为优秀老师的前提,老师的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老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宝贵的艺术品。广阔老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行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新形势;老师职业道德;能力分析 一、当前受社会环境不良风气因素的影响,在少数老师中确实存在有悖于师德现象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育观念陈旧,不思进取 部分老师不能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用自以为已积累多年的教学经验去指导思维活跃、想法新奇的学生。他们只是重复了相同的灌输,忽视学生的可持续进展,以换取缺少价值的教学业绩。 2.缺少对学生家长的理解和尊重 尤为严重的是,学生犯错误连及家长,不尊重家长,不但损害了学生,也损害了家长,使学校教育同家长走上了对立。 3.部分老师过于注重个人利益 直接表现是出岗不出力,评职称之前努力工作,评职称之后消极对待,抓紧一切时间私自办班、有偿家教,严重损害了学校的办学声誉。 二、产生不和谐师德现象的原因 1.长期以来,伴随着社会的进展进步,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老师受到包括金钱、荣誉、权利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引起了心理上的不平衡,随之出现了各种不和谐的师德现象。 2.现行的高考、中考指挥棒及学生家长的社会评价突出强调学生成绩在老师考评中的作用,导致老师重业轻德,注重教书,轻视育人。 3.师德评价体系不能真正发挥作用,不能客观评价老师的价值体现,师德的现实表现未能同奖罚、评职、晋级真正挂钩,由此影响了师德建设的实效性。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4.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造成师生关系不平等。这种教学观念忽略了老师的工作对象才是学校的主人,缺少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没能用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5.心理不健康。由于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造成老师心理压力过大。社会关于老师的“热点问题”对老师的负面影响,增加了老师培育教育的难度,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导致不和谐师德现象的出现。 6.部分老师为了工作而工作,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师德能力建设的意义与措施 1.意义 (1)师德建设能提高老师的职业素养。师德水平的高低决定老师职业素养的高低,只有切实提高老师的师德水平,才能有效促进老师整体素养的不断提高。(2)师德建设能提高老师的责任意识。老师的责任感是老师在师德建设过程中不断内化,通过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