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张惠杰主要内容:一、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概述二、实验室检测三、抗体荧光模型的结果判读四、结果解释一、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概述1..呼吸道合胞病毒:主要侵犯上呼吸道的上皮组织,引起坏死性炎症,这可导致严重的支气管炎和肺炎,尤其在母乳喂养婴儿和低龄儿童中。传染性強,感染率高(大约90%的成人感染过)。抗呼吸道合胞病毒特异性lgM抗体最早可在发病1周左右出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2.腺病毒:可引起多种临床疾病,世界上6%的呼吸道感染是由腺病毒所引起的。主要通过气溶胶或物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感染后的最初几天中,排泄物中的病毒含量最高。抗腺病毒特异IgM抗体最早出现在发病后1周左右,可持续存在2-3个月。3.流感病毒: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咽炎、发热、重度不适和普通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在幼儿中还可出现胃痛和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流感主要在寒冷的季节流行,潜伏期为1-5天。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分成A、B和C三型。由于流感病毒的基因变异能力很强,因而一次流感病毒感染不会产生终生免疫。对于高危人群(免疫力比较弱的人群或老人),可在流感流行季节开始时用相关的病毒株进行免疫,但这也只对所使用的亚型具有保护作用。抗流感特异的IgM抗体最早可在发病1周左右出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4.副流感病毒:分布于世界各地,约35%的儿童和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由副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感染后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经常伴有发热。副流感病毒感染可呈地方性流行,特别是在晚秋至第二年春天之间。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抗副流感病毒特异的lgM抗体最早可在发病1周左右出现,可持续存在2-3个月。5.肺炎衣原体: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约一半的肺炎衣原体感染无临床症状。感染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轨轻微的呼吸道感染。典型的症状为持续性干咳,也可出现咽痛、头疼和发热。初次感染2-3周后出现lgM抗体,并可持续存在2-6个月。在出现IgM抗体后的3-5周患者体内的IgG抗体水平明显升高,这意味着抗肺炎衣原体抗体检出时间要迟于许多其他感染。6.肺炎支原体:可引起非典型性肺炎和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气溶胶引起。7.嗜肺军团菌:是一种胞内兼性短杆菌。可攻击肥大细胞并在其内繁殖。免疫力低下或心肺功能障碍患者特别易感。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公共场所及医院中的冷热水系统、冷却塔和空调设备中的加湿器以及漩涡浴室均可成为传染源。二、实验室检测•1.检测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2.实验原理:稀释的患者血清与包被有检测基质的载片温育。如果样本阳性,特异性IgM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在第二步温育时,结合的抗体与荧光素(FlTC)标记的抗人免疫球蛋白抗体反应。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特异性的荧光模型。盖玻片载片标本稀释液FITC标记的荧光二抗封片介质(PBS甘油)反应板PBS吐温缓冲液3.实验工具4.实验步骤•1、标本前处理:用免疫吸附(标本稀释液)等方法去除患者样本中的IgG类抗体。(这不仅可以防止样本中的IgM类类风湿因子与特异性结合的IgG反应引起假阳性结果,还可以防止特异性的IgG类抗体与IgM类抗体竞争性结合引起假IgM阴性结果。用样本稀释液,同时还可以去除类风湿因子)。推荐的样本起始稀释度为1:10(嗜肺和肺炎支原体1:100)。(16.6μl血清+150μl标本稀释液,2000rpm离心6min)•2、加样、温育:在反应板的反应区上加离心后的上清标本30微升(避免产生气泡)。将载片覆有生物薄片的一面朝下,盖在加样板的凹槽里。室温温育30min。•3、冲洗:用配好的PBS吐温缓冲液流水冲洗载片,然后立即浸入装有PBS吐温缓冲液的洗杯中浸泡8min。•4、加样、温育:在反应板的反应区上加25μl的FlTC标记的荧光二抗),将载片从PBS吐温缓冲液中取出(用吸水纸擦干边缘和背面水分),盖板室温温育30min。•5、冲洗:同第3步。•6、封片:滴加10μl封片基质至盖玻片反应区。将载片从PBS吐温缓冲液中取出擦干水分,朝下盖在盖玻片上并调整盖玻片位置,使其嵌入载片的凹槽中。(1)抗肺炎支原体抗体荧光模型:结果阳性时,整个生物薄片上的肺炎支原体形成网络样荧光。对于阳性标本,肺炎支原体呈现均一的荧光。由于肺炎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