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构建教研文化 营造书香校园构建教研文化营造书香校园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研组将成为教学创新的舞台和学术争鸣的论坛,教研文化的原色与底蕴是学校教学迈向优质的保证,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走向成功的基础。提升教研质量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面对新的挑战,构建一种立足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科研、校本课程为核心的教研文化,把课堂讨论与课程讨论有机结合,是实现教与学方式变革、促进老师专业进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为此,浙江省瑞安市莘塍一中的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干校本教研工作,真抓实干,不断创新,作了如下探究: 一、开展行动讨论,构建校本教研新模式 1.在校本教研工作中我们努力探究“四阶段”的教研模式。 第一阶段——“个体讨论阶段”。包括“仔细学习、一度设计”、“征询意见、二度设计”。 第二阶段——“小组讨论阶段”。包括“上试教课,小组听课”、“小组研讨,沟通对话”、“反思提高,三度设计”。 第三阶段——“集体讨论阶段”。包括“执教说课,征求意见”、“上教研课, 集体评课”,其中“聊天式的评课方式”、“现场录像式的教研方式”成为校本教研的高潮。 第四阶段——“个体反思阶段”。即“反思教学,撰写随笔”。 通过以上 4 个阶段的实施,一方面,对学校整个校本教研过程进行理性思考,总结经验、提炼观点;另一方面,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冷静地分析和反思,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 2.以课例讨论为载体,狠抓校本教研的实质。 老师做学问,既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讨论理性的东西,又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绝大多数老师没有那样的能力去讨论教育理论,他们拥有的就是教学课堂实际经验。而课堂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为此我们提倡教研活动要狠抓课堂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实例,始终坚持以课例分析作为教学讨论的主题。对每节课、每单元或章节内容进行分析、讨论,确定教学方法,探究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讨论的主题来自课堂,来自老师的亲身实践,让老师在参加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能够及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进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反思,在反思中改进行为。 3.提倡行动讨论的方法,提升校本教研质量。 我们大力提倡老师应用行动讨论的方法,依照“教学——问题——归因——重新设计——再教学——反思”的模式进行探究,始终把问题、行动、讨论联系在一起,广泛开展老师之间听课、说课、评课活动。学校明确要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