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央银行的产生:在资本主义银行制度发展过程中,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程度相适应,从商业银行中独立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政府性金融机构。 2 . 产生的历史背景:(1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2 )商业银行的普遍建立(3 )货币信用关系普遍崔在于经济和社会体系之中(4 )经济发展中的新的矛盾频繁显现 3 . 产生的金融基础:(1 )银行券统一发行的客观需要(2 )集中统一票据交换和清算的客观需要(3 )保证银行支付能力和稳定银行体系的客观需要(4 )对金融业监督管理的客观需要(5 )政府融资便利和代理国库的主观需要 4 . 产生途径:(1 )自然演变(瑞典、英格兰)(2 )政府立法(美国联邦储蓄银行) 5 . 发展(2 个阶段):一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中央银行制度的普遍推广时期;二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到现在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发展时期。 6 . 央行制度推广具体原因:(1 )新的货币本位制度建立的影响(2 )布鲁塞尔会议和日内瓦会议的影响(3 )麦克米伦委员会的影响(4 )新国家的产生(5 )来自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的支持 7 . 中央银行制度推广时期的特点:(1 )大部分依靠政府力量创建,是中央银行发展最快的时期(2 )设立中央银行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现象(3 )稳定货币、控制通货膨胀成为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4 )进一步加强了对金融的管理与货币信用控制,中央银行的职能逐步扩展 8 . 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的典型特征:政府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加强,中央银行宏观经济调控职能进一步强化。 9 . 政府加强对中央银行控制的原因:(1 )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 )货币政策改革发展的需要(3 )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的心得宏观经济调控理论的出现(4 )国家干预的实践提供了可借鉴依据(5 )加强国际之间的政策协调和合作的需要 1 0 . 中央银行制度强化的表现:(1 )中央银行实施国有化改革(2 )中央银行成为国家干预和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工具(3 )新的银行法的制定更加明确了中央银行的职责(4 )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手段不断扩大并日益成熟(5 )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之间的联系,合作逐步加强 1 1 . 中央银行性质:中央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承担管理一国金融事业、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国家机关,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特殊金融机构。 1 2 . 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地位的特殊性):(1 )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