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211运动系统肌学概述头颈肌学习目标:1、肌的形态、结构、起止、配布及命名。2、头肌和颈肌的分群及名称。24/10/212平滑肌心肌骨骼肌第一节概述全身肌肉600多块占体重的40%根据构造分为:每块肌都可视为一个器官24/10/213一、肌的形态和构造二)构造每块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1、肌腹:中间的肌形部分,由肌纤维构成,色红柔软,具有收缩和舒张能力。2、肌腱:两端的腱形部分,结缔组织构成,色白坚韧,无收缩能力,但能抵抗强大的张力。短肌的腱呈膜片,称建膜一)形态1、长肌布于四肢2、短肌布于躯干深层3、扁肌布于背胸腹壁4、轮匝肌布于孔裂周围长肌半羽肌羽肌多羽肌多腹肌扁肌轮匝肌二腹肌24/10/214二、肌的起止、配布1、起止:接近身体正中面或四肢部靠近近侧的附着点为肌肉的起点,另一端则为止点。2、配布:拮抗肌:在运动轴的相对两侧有两组作用相反的肌或肌群。如:肘关节前的屈肌群和后的伸肌群。协同肌:在运动轴的同一侧,作用相同的肌,如肘关节前的各屈肌群。24/10/2151、依形状:如斜方肌、三角肌2、依位置:如冈上肌、冈下肌、肋间肌3、依形态结构和部位:如肱二头肌、股四头肌4、依大小和位置:如腰大肌、胸大肌5、依起止点:如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6、依作用:如旋后肌、大收肌7、依位置和肌束方向:如腹外斜肌、腹横肌三、肌的命名法24/10/216四、肌的辅助装置一)筋膜1.浅筋膜(皮下筋膜)皮下注射药物注入此层2.深筋膜(固有筋膜)深入肌层,附着骨,构成肌间隔二)滑膜囊(内有滑液)存在腱和骨的接触面,减少摩擦。浅筋膜深筋膜皮24/10/217三)腱鞘包围在长肌腱周围,分内外两层:•外层:纤维层(腱纤维鞘)•内层:滑膜层(腱滑膜鞘),分两层外层:壁层,紧贴腱纤维鞘内层:脏层,紧包肌腱表面两层之间有滑液腱纤维鞘腱滑膜鞘脏层腱滑膜鞘壁层腱系膜腱骨膜指骨24/10/218第二节头颈肌分两群:面肌、咀嚼肌一)面肌(表情肌)起自颅骨,止于面部皮肤1、枕额肌:肌腹位于额部和枕部皮下,中间有帽状腱膜连接。枕腹起自枕骨,额腹止于眉部皮肤。枕腹可向后牵拉帽状腱膜,额腹收缩时可提眉并使额部皮肤出现皱纹。2、眼轮匝肌3、口周围肌眼轮匝肌胸锁乳突肌咬肌颊肌口轮匝肌枕额肌枕腹枕额肌额腹帽状腱膜一、头肌24/10/219二、咀嚼肌是运动颞下颌关节的肌一)咬肌起自颧弓,止于咬肌粗隆二)颞肌起自颞窝,止于下颌骨冠突咬肌颞肌作用:两肌同时收缩可上提下颌骨,使牙咬合咬肌:当牙咬紧时,在下颌角的前上方,颧弓下方可摸到坚硬的条状隆起颞肌:当牙咬紧时,在颞窝,于颧弓上方可摸到坚硬的隆起24/10/2110二、颈肌分浅深两群一)浅群1、胸锁乳突肌以两个头起自胸骨内侧端,会合斜向后,止于乳突。胸锁乳突肌颈阔肌两侧收缩使头后仰,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脸转向对侧。2、舌骨上肌群3、舌股下肌群胸锁乳突肌:当头向一侧转动时,可明显看到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呈长条状的隆起24/10/21112、舌骨上肌群位于舌骨和下颌骨与颅底间作用:收缩时拉下颌骨向下而张口。上提舌骨,使舌升高,推挤食团入咽,帮助吞咽。3、舌骨下肌群位于颈前中线两侧,分别为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作用:收缩时,使舌骨和喉下降,在舌骨固定时使喉和甲状腺上升,配合吞咽和发音24/10/2112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之间的空隙,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进入腋窝。二、深群颈部深群肌主要有: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斜角肌间隙第1肋锁骨它们均起自颈椎横突,其中前、中斜角肌止于第一肋24/10/2113课后练习一、名词解释腱滑膜鞘斜角肌间隙二、骨骼肌的形态可分几类,各类肌的作用特点及分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