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讲座主讲人:胡三招•内容:•了解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精神疾病护理的发展趋势•掌握精神病人的安全护理•熟悉精神疾病复发的早期症状•熟悉预防精神疾病复发的措施及康复训练技术。导入情景导入情景导入情景导入情景工作情景:工作情景:李女士,李女士,3535岁,半年前母亲突然病故,此后出现失眠,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往,近岁,半年前母亲突然病故,此后出现失眠,情绪低落,不愿与人交往,近三个月来独处时听见有人对她讲话,说母亲病故与某人有关,故多次打电话报警,后来三个月来独处时听见有人对她讲话,说母亲病故与某人有关,故多次打电话报警,后来又觉得是自己的小孩害死了自己的母亲,故将自己的三个小孩杀掉。又觉得是自己的小孩害死了自己的母亲,故将自己的三个小孩杀掉。请思考:李女士出现了哪些精神症状?是那种精神病?请思考:李女士出现了哪些精神症状?是那种精神病?一、精神疾病的相关知识•精神疾病的概述•概念:精神疾病是指在理化、生物、心理和社会等因素作用下,是大脑功能混乱,从而产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在很多躯体疾病的一定发病过程中也会现异常精神表现。即使是正常人,由于某些心理、社会压力也会出现精神偏差。因此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精神偏差,所以每个人对精神疾病的了解是很有必要的。精神疾病的病因•精神病的病因到目前为止还不很明确,与下列因素有关:•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感染、毒物、创伤等。•心理因素:人格特征、心理应激因素(精神刺激)•社会因素:环境因素、文化因素精神疾病的症状•认知障碍:感觉障碍、知觉障碍、感知觉综合征•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思维奔逸、思维迟缓等)思维内容障碍(以妄想为主要内容,被害妄想,关系妄想,钟情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影妄想响,被洞悉感等)•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注意减弱、注意转移、注意涣散等)•记忆障碍:(记忆增强、记忆减弱、遗忘等)•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痴呆)•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情感低落,情感淡漠,焦虑,恐惧等)•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意志减退、意志缺乏,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意识障碍;(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自我意识障碍)•自知力:是指对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精神疾病的特点•大多数精神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确•常出现不协调表现,主要是自己的言语行为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常出现一些过激行为,如伤人、毁物、自伤自杀等•部分病人对自己的行为表现缺乏正确的认识•绝大多数人不会主动求医或不接受治疗•病程一般较长,难以治愈,易于复发二、精神科护理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一、重症轻症精神疾病病人兼顾护理,重视疾病预防•二、转变护理模式(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三、加强医院、社区、家庭、社会的配合(美国精神病医院住院病人的人数呈减少趋势,只有重症精神病人接受住院治疗,而相当数量的病人分散在社区和家庭接受治疗和护理。精神障碍病人比躯体疾病病人更需要家庭的温暖,他们更喜欢在家里接受治疗和护理。因此大力发展社区精神护理及家庭健康教育将是目前精神科护理的主要任务。在美国有很多自助组织,都是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员组织起来的,自助组织可提供信息也提供心理援助。我国精神病人走出医院后社区和家庭是否有良好的治疗环境?家庭成员是否有一定的精神卫生知识?目前需要确定的是,出院后的精神病人,其生活及健康是否真正能得到改善。•政府干预,加大对精神卫生事业的管理(如对贫困家庭精神病人免费救治、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政府实行强制收治)三、精神病人的家庭治疗与护理•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通过自助的方式,用语言或非语言性技术,消除病理心理现象,促进个体和家庭健康,协助病人对其生存有更好地调适。其内容包括教育、婚姻,家庭咨询•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建立良好的护患及家庭关系是做好家庭护理的基础。•(2)为康复期的病人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并督促病人完成。•(3)督促病人按医嘱服药,并检查病人是否吞服到胃里,防止病人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