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2 2 3 高回填区、高边坡、弃土场泥石流防治措施一、工程概况五垴山风电场工程道路共计。分为:进场道路(改造段4km和新建段 km)、场内道路(场内主线和场内支线),高填方段按设计要求设置挡土墙和排水沟,保证填方段边坡的稳定性, 高边坡段按设计要求做好边坡防护和植被恢复工作,弃土场按弃土场设计要求做好弃土场防范工作。二、编制原则(1)预防为主原则: 根据国家相关文件、 技术规范以及本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项目建设新增水土流失特点,在本方案设计中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原则。(2)综合防治原则: 紧密结合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和项目建设水土流失特点,科学评价和预测项目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及发展趋势,按照治理措施与预防监督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 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地布设水土保持措施,形成有效的综合防治体系。(3)“三同时”原则:坚持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相适应原则,落实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开工前识别所有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因素,形成文件,制订控制措施,对重要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因素制订管理方案。 开工前组织对全体员工进行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知识学习,增强环保意识,保证环保工程质量,采取有效措施,使施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程度降到最低。强化环保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 使环保意识全面深入人心, 真正认识到环保的重要作用。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生产、生活设施尽量布置在征地线以内,少占或不占耕地,尽量不破坏原有植被, 在其周围植草或植树绿化, 创建美好环境。 弃渣场所处位置均为山地地形,分析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方式,有以下几种:(1)降雨及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导致弃渣场水土流失;(2)弃渣场弃方堆积不密实而产生水土流失;(3)防护、排水措施不利或毁坏导致弃渣场水土流失;(4)绿化措施不充足,导致表层种植土经雨水或径流冲刷造成水土流失;(5)后期人为破坏植被,导致地表裸露,无植被覆盖而产生水土流失。三、高填方段防治措施填方放坡严格按设计要求放坡, 填方完成后土质边坡及时完成坡面植草防护,在雨季施工来临前完成挡土墙和边沟的施工。四、高边坡段防治措施开挖完成后及时完成坡面修整和植草防护,有山坡截水沟的位置及时完成。五、弃土场防治措施弃土场征用过程中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在弃方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