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 , 混凝土已被广泛使用。 在其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诸多的质量通病 ,继而影响建筑结构安全和质量。本文阐述了在施工过程产生的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1 、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通病1.1 蜂窝现象蜂窝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在拌制与浇筑过程中,由于配合比不当,或砂石、水泥等相关材料用料不准。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充足,拌和不均匀 ,导致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达不到要求,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模板拼装不严缝隙过大 ,出现水泥浆流失 , 都会造成混凝土局部出现蜂窝现象。1.2 麻面现象当模板表面过于粗糙 ,施工前未及时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水分将被吸去 ,使混凝土水分损失 , 模板安装时模板接缝不严造成局部水泥浆流失 ,模板附着水泥浆等杂物或隔离剂涂抹不匀、漏刷或失效 ,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相粘连。混凝土振捣不密实, 造成内部气泡没有排出 ,拆模表面损坏 , 麻点状会形成凸起或凹坑。1.3 孔洞现象如果混凝土用料过多、过厚,浇筑高度过高 , 浇筑过程中在钢筋较密集部位或预留孔洞及埋件处则会出现浇筑被阻挡现象,如果未经振捣或振捣不严就继续浇筑,会造成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砂浆分离形成松散孔洞。1.4 露筋现象如果构件截面较小 ,钢筋铺设过密 , 保护层垫块移位或垫块安放太少、漏放,使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配合比不当 ,产生混凝土离析 ,靠近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 ,施工中误使钢筋发生移位,都会造成钢筋裸露。1.5 夹层现象夹层现象是在混凝土浇筑时,施工缝或变形缝未经处理、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未去除,未及时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施工缝处混有杂物未能及时清除,混凝土浇筑高度过大 , 造成混凝土离析,接缝处混凝土振捣不密实,这些都会造成夹层现象。1.6 局部掉落现象局部掉落现象是在施工前,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 模板未涂抹隔离剂或涂抹不均匀。 施工后在低温中养护条件不足, 过早拆模。在拆模时 ,棱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 , 造成棱角损坏。1.7 强度不足现象水泥过期或受潮 ,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出现集料级配不好、空隙率较大、含泥量过多、外加剂使用不当, 掺量不准确。施工顺序不当,拆模过早 ,养护管理不善 , 都会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现象。2 、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1 蜂窝现象的防治措施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 ,要严格控制配合比 ,要做到经常检查 , 计量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