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中毒的健康教育急诊医学科:杨雪飞目录•概述•临床表现•紧急评估•疾病治疗和用药原则•抢救流程•护理酒精中毒病人的注意事项概述因酒精摄入过量而引起兴奋继而抑制的症状,可表现为出现讲话含糊不清、站立不稳、暴躁易怒、昏睡、昏迷等情况,称为酒精中毒,也称为乙醇中毒。临床表现急性酒精中毒后根据其表现,临床上分为三期:1.兴奋期饮入一定量酒后,患者开始极度兴奋,情绪奔放、健谈高歌、言语幼稚、有时粗鲁无礼、情绪极端不稳定,时悲时喜,面色则表现为苍白或潮红,眼结膜充血;2.共济失调期表现为步履蹒跚、动作笨拙、语无伦次、言语不清;3.昏睡期不分场合、时间、地点,患者进入昏睡状态,皮肤湿冷,呼吸缓慢,唤不醒;昏睡过程中可出现呕吐,如现场无人照顾,很可能出现误吸;此时如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会发现血压下降、呼吸衰竭,重者瞳孔散大、抽搐、休克甚至昏迷,如未进行及时抢救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紧急评估采用“ABBCS方法”快速评估,利用5~20秒快速判断患者有无危及生命的最紧急情况:•A:气道是否通畅•B:是否有呼吸•B:是否有体表可见大量出血•C:是否有脉搏•S:神志是否清醒误吸和窒息导致气道阻塞是急性酒精中毒死亡的重要原因,必须特别重视。如果有上述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应迅速解除包括开放气道、保持气道通畅、心肺复苏、立即对外表能控制的大出血进行止血等。治疗和用药原则•治疗原则1.清除毒物(催吐、洗胃、导泻)。2.使用解毒剂。3.对症、支持治疗。•用药原则1.对轻中度中毒者予补液、速尿及纳络酮治疗即可。2.对重度中毒者应加用激素,脱水降颅压等治疗。3.对合并有消化道出血等应加强对症治疗。治疗措施(一)一般处理1.兴奋躁动者适当约束,共济失调者严格限制活动,以免摔伤或撞伤。2.对烦躁不安或过度兴奋者,可用小剂量地西泮,禁用吗啡、氯丙嗪及巴比妥类镇静药。3.催吐、洗胃、导泻对清除胃肠道内残留乙醇可有一定作用。4.应用葡萄糖溶液、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促进乙醇氧化为醋酸,达到解毒目的。5.血乙醇浓度>5000mg/L,伴有酸中毒或同时服用其他可疑药物者,应及早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二)支持治疗重在维护心、肺、肝、肾、脑等生命器官功能。应用纳洛酮0.4~0.8mg静脉注射,对昏迷患者有促醒作用。治疗方法1.轻症病人,一般不需要治疗,给予大量柠檬汁口服处理,侧卧(以防止呕吐时食物吸入气管导致窒息),保暖,维持正常体温。2.烦躁不安者慎用镇静剂,禁用麻醉剂;过度兴奋者可用氯丙嗪12.5~25mg或副醛6~8mg灌肠。对严重烦躁、抽搐者可给地西泮5~10mg。3.静脉滴注西米替丁等保护胃(西米替丁不能与纳洛酮同组使用);4.用速尿20~40mg肌注或静注,加速酒精排泄,必要时加倍重复使用1~2次;5.对较重病人:(1)卧床,头偏向一侧,口于最低位避免误吸;(2)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进一步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3)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4)催吐:可以用刺激咽喉的办法(如用筷子等)引起呕吐反射,将酒等胃内容物尽快呕吐出来(注:禁用去水吗啡,已出现昏睡的患者不适宜用此方法);(5)镇吐:如呕吐次数较多,或出现干呕或呕吐胆汁,给胃复安10mg肌注,以防止出现急性胃粘膜病变。未出现呕吐,禁止应用镇吐剂;(6)洗胃(不主张):中毒后短时间内,可用1%碳酸氢钠,或0.5%活性炭混悬液或清水反复洗胃,继则胃管内注入浓茶或咖啡;(7)特效解毒药物:静脉滴注10%GS500~1000ml和胰岛素8~12u,最好快速滴入,可加氯化钾,但加入氯化钾后影响滴注速度。必要时可以加入50%GS来加大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维生素B6和烟酸各100mg,肌肉注射,加速酒精在体内氧化。6.昏迷或昏睡者:苯甲酸钠咖啡因0.5g,每2小时肌肉注射或静脉推注1次,或利他林20mg,或回苏灵8mg,肌肉注射。7.呼吸衰竭者:可拉明0.375g或洛贝林9mg,肌肉注射,同时吸放含5%二氧化碳的氧气。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8.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特异性拮抗内源性吗啡样物质(B-内啡肽)介导的各种效应,解除酒精中毒的中枢抑制,缩短昏迷时间。可用0.4~0.8mg加GS10~20ml,静脉推注;若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