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两宋经济对宋词的影响浅谈两宋经济对宋词的影响 摘要:众所周知,宋代在政治、经济、科学等方面已达到顶峰。尤其宋代经济富庶,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北宋统一南北之后,商业得到一定的进展,呈现出“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歌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的崭新局面。商品丰富、交易频繁的新经济形态逐渐形成,对词的进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活跃在宋代经济高度发达的环境中,宋词在传播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关键词:宋词进展;经济环境;政治推动 一、 引言 自唐入宋后,商业经济进展大大得到突破。因为商品经济对文学的浸润,宋词已不再是“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的离声别音,而是展现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的经济进展下的新都市形態。宋词逐渐流入士大夫阶层的酒宴歌席,向内延伸到宫廷的大晟乐府,向外蔓延到酒楼歌馆、寻常的勾栏瓦肆,成为文人、市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两宋市民阶层的不断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带动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成为两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文人词在这样一种社会文化的背景之下兴起并逐渐走向繁荣,两宋文人的日常生活中交往、言情、过节、饮酒活动频繁,词的娱乐功能、抒情功能、社交功能与日常生活高度互渗,继而更能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 二、 两宋经济的繁荣对词的促进作用 两宋的铜铁钱铸造是我国历代王朝中最多的一个朝代,其中仅北宋熙宁九年,税赋总收入共 7070 万贯,其中农业税 2162 万贯,占 30%,工商税 4911 万贯,占 70%。由此可见,构成北宋财政收入的主体是工商业。据调查,明隆庆五年国家岁入白银 250 万两;万历二十八年,岁入 400 万两;明末三饷加派时期财政收入每年 1000 万两左右。这个数据说明明朝的财政收入不及北宋的 1/10。而清代康乾盛世时期也仅 1500 万两,数量也比宋朝要少得多,而清代中后期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国人口数量已超过 3 亿,为宋朝人口的 2 到 3 倍以上。 北宋立国之初颁布了顺应商品经济规律的经济法令,设置专卖法,如盐法、酒法、茶法等法令。庆历新政实行的均公田和厚农桑;王安石变法所实行的市易法和方田均税法都对北宋经济的进展起了促进作用。北宋强大的经济促使市民商品意识形成,同时,市井勾栏中各种以满足市民需求的文化娱乐也兴盛起来,而这些文化娱乐活动则是带有明显的消费性。如青楼歌肆就是其中的一种市民娱乐场所。北宋词人柳永科举落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