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语言学中的“聚合关系”在留学生医学汉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浅谈语言学中的“聚合关系”在留学生医学汉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摘 要:医学汉语课是专门为来华留学的医学生开设的。作为对外汉语课程之一,它是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同时这些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又得以一一验证。本文以语言学理论中的“聚合关系”为讨论点,探究其在医学汉语课中的运用,为改革留學生医学汉语课授课模式、提高留学生汉语课授课质量提供依据。 关键词:留学生 医学汉语课 语言学 聚合关系 医学汉语课是专门为来华留学的医学生(以下简称“留学生”)开设的,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医学专业时,不可避开地接触到汉语。首先,留学生所处的语境为汉语,汉语作为生存语言,是他们在中国生活、学习所必需的交际工具。其次,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留学生会接触到教科书上与医学有关的字、词、句、段及文章,而到了临床实习阶段,他们必须要用汉语与医务人员、患者沟通,这意味着他们所需的汉语,要比其他专业的留学生更专业、难度更大。因此,医学汉语课的开设对留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医用汉语相对于普通汉语,更为专业,难度也更大,在听、说、读、写方面比普通汉语要求更高。“听”,要求留学生能立即听懂老师的话并做出反应。在医院里,时间是最宝贵的,比如在抢救危重患者时,留学生一旦听不懂老师所发出的指示并进行相应操作,很可能会因此耽误对患者的救治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说”,更是留学生的一项基本生存能力,尤其是在临床实习问诊阶段,面对患者,假如无法与其沟通,就采集不到病史,得不到第一手资料,就谈不上为患者实施诊治了。“读”,无论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还是临床实习阶段,都是重要的一项技能,教科书、病历,都需要读懂,因此,在医学汉语课的教学中,对“读”的能力的培育,是重中之重。“写”,一直以来是所有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对医学留学生来说,能在考试时用汉字写出一道问答题的答案,实属罕见。让他们写一份完整的中文住院病历,几乎是不太可能完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成的任务,住院病历是患者入院后 24 小时内一定要完成的,中国医学生为了完成病程记录,常常加班加点甚至熬夜,何况是外国留学生?因此,如何在留学生对汉字书写十分抗拒的不利情况下培育其书写的能力,是一项艰巨的教学任务。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中影响最为显著、最被广泛接受的原理是他所提出的两个概念: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