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旅游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是未来世界经济的牵动力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旅游需求逐渐由简单的休闲观光向更高层次的文化体验过渡,旅游产业也因此进入了系统升级的阶段。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1世纪占原市场份额较大的自然风光旅游产品增长率将下降,而文化旅游将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它将与探险旅游等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1]。牡丹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有着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悠久的栽培历史,在源远流长的种牡丹、赏牡丹、品牡丹、咏牡丹、画牡丹传统中,国人不断地将思想感情融入“国色天香”的牡丹中,形成了与牡丹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牡丹为中心的文化体系,即牡丹文化。作为中国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牡丹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植物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入发掘牡丹文化的内涵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和深层意义[1]。牡丹文化旅游资源作为旅游资源的一种,在国内已有成功开发的先例,如河南洛阳牡丹品种繁多,花色奇丽,自古就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誉,通过发掘加工,打造牡丹文化品牌,向世人成功塑造了洛阳花城的形象,将我国牡丹文化推向了一个高峰,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作为目前国内单株最大的,生长时间最长,传说最神最多,最具魅力,最具观赏价值的古县牡丹,应充分利用其牡丹文化效应,依托现有的旅游资源,打造牡丹文化品牌,对做大做强古县旅游事业意义重大。1古县旅游资源优势1.1位置环境古县坐落于山西省中南,临汾市东北部,背距省会太原250公里,南距市府临汾55公里。从地理环境看,古县地处太岳山南麓;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巍巍隆起的太岳山,主峰老爷顶海拔2346.8米,是晋南最高的山峰,老爷顶向南,绵延起伏的山地丘陵便是古县的腹地。牡丹就生长在古县石壁乡三合村。位于古县县城的东南部,距离县城20公里牡丹生长的附近环境,两山夹一河,南山陡峭,石壁耸立;北山坡陡,多为农田;向东5公里,便是森林地区,源自林区山地的石壁河由东向西经千年牡丹脚下缓缓流去。1.2历史传说传说公元690年,武则天改唐立周,登基次年冬天,设宴以庆功业,席间酒醉下了一道诏令: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众花畏旨,皆连夜开放,惟牡丹不愿“呈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武皇大怒,火烧牡丹千株,余者贬配洛阳,途中,一株白牡丹伺机逃脱,云游四方,见古县三合村山清水秀,景色迷人,民风淳朴,于是便落脚三合村。1.3芳香美誉古县牡丹一个根系上孳生出数十枝花干,组成了一簇巍然壮观的花群。开花时间在四月底、五月初。2001年,古县牡丹协会到古县考察,一致认为,古县白牡1丹是目前国内单株最大,生长时间最长,传说最神最多,最具魅力,最具观赏价值堪称“天下第一牡丹”。被收录于<<中国牡丹丛书>>三合牡丹号称“天下第一牡丹”,相传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这株牡丹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牡丹”,是因为她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大、二是多、三是奇、四是神。说她大:是因为她是经过专家考证的、目前国内单株最大的野生白牡丹。这株牡丹高1.83米,冠幅5米,丛围15米,均为全国之最,白牡丹每年“五一”前后开花,花瓣白色晶莹,蕊似金屑飞舞,花底带血色红晕,香气逼人,远观如玉树临风,近赏如仙女起舞,暗香浮动,四株芍药花环伺四周,亭亭玉立。说她多:是指这株牡丹开花多。2008年盛开600余朵,也是全国之最。说她奇:是指这株牡丹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她乱世不开,盛世满枝。据本地年长者回忆,抗战期间不开花,建国后花开满枝;文革期间开花很少改革开放后又是花繁叶茂。可以说是“国运昌时花运盛”。而且,花开时节,浓香馥郁,随风荡漾,满园飘香。说她神:是指这株牡丹在方圆百里的善男信女心目中具有神奇的力量。历史上,无论花开叶落,总有人前往焚香祈祷,顶礼膜拜。可以说求官得官、求财得财、求安则吉、求兴能旺。只要心诚,有求必应。在这里,有心之人不防祈祷我们的牡丹仙子保佑您心想事成,如愿人生。2古县开发牡丹文化旅游资源的意义2.1有助于牡丹文化的传承古诗云:“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