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现代管理会计讨论方法论现代管理会计讨论方法论 摘要:本文立足方法论的视角讨论现代会计讨论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会计理论讨论的视野与立足点,进而讨论现代管理会计的讨论方法。本文认为以实践为基础的讨论(Practice-based Research)将成为我国管理会计讨论的重要领域和进展方向,并强调“讨论内容的本土化,讨论方法和讨论范式的国际化”。 关键词:讨论方法论法律规范会计讨论方法 实证会计讨论方法 管理会计讨论 当前我国会计理论讨论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但是,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却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出现“繁荣中的窘困”现象。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会计理论讨论者的关注与思考。 一、现代会计讨论方法论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会计理论讨论水平的高低与会计理论讨论方法密切相关。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受经济学和财务学的影响,西方会计理论讨论引入了实证讨论(Positive Research)方法,从而形成了法律规范讨论(Normative Research)与实证讨论并存的会计理论讨论方法。长期以来,我国会计理论讨论基本上都是法律规范性讨论。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实证会计讨论方法开始引入我国会计理论讨论领域。客观地说,实证会计讨论方法引入会计领域,对于拓展会计理论的讨论视野,促进会计理论讨论迈向科学化方向,确实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假如以此贬低甚至否定法律规范讨论方法的科学性及其在会计理论讨论中的地位,同样不科学。因此,如何正确看待法律规范讨论与实证讨论以及它们各自在会计理论讨论中的地位便成为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① (一)从总体上看,实证讨论属于感性认识层次,它难以对事物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根据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人类的认识存在阶段性。认识的过程可以分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它主要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具有直接性、生动形象性、表面性和片面性等特点,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不再是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而是关于事物本质、规律性的认识,具有间接性、抽象概括性和本质性等特征。 笔者认为理论是人们对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不管如何具体地描述或定义理论,理论虽然来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它不是也不可能是实践的“原样照印”,更不等于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理论作为一种理性认识,已经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与进展的规律性,可以预见事物未来的进展趋势。理论可以指导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