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甲乙——斜面行走看甲乙甲乙——斜面行走看甲乙 甲乙,本名叶卫东,安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安庆日报》社主任编辑。作品曾在全国多家报刊发表,部分作品获国家性奖项及收入选本。出版著作:散文集《去黑山》、《通往河流的门》以及中短篇小说集《夏日的漫游者》、网络随笔集《心随网动》。《通往河流的门》曾获安徽文学奖。近年来,以写作散文为主。 那斜面是江堤的斜面,是大山的斜面,也是生活的斜面。 通过这么多年不断拜读甲乙的作品,如散文集《去黑山》、《通往河流的门》和中短篇小说集《夏日的漫游者》,以及与甲乙本人的结识,我觉得像我这样情愿不情愿地行走了几十年斜面的人,才能够在他展示的种种审美意象中,被一种斜面的力量所冲击,震撼,或者从一种斜面切入,把握到他艺术与人生的最深刻的部分。 原来,我们都是惯于行走于斜面之上的人。这并非比方,而是一种真实的状态。不过,甲乙从东北的群山走到沿江的堤坝,北方的北风与江南的南风的品质反差,还有排浪拍岸的江风和轻柔拂柳的清风的鲜亮个性,给了他更多的感受和悟性,斜面行走,他显得更加稳健,姿势也更加好看。 那天,我在一家期刊上看到甲乙的一张相片,不禁脱口而出:“拥抱所有 ,包容一切。”他张开双臂,立于大山的斜面,虽然,他笑得那么轻松,但我还是看到了一个斜面行走的人往昔艰辛的影子,也只有在斜面上不断跌倒爬起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拥有。他的两手之间,距离在我眼前放大——他先是从辽宁一个小镇到安徽大渡口的挖沟村,接着是从长江南岸到北岸,北岸到南岸。因社会的变迁与迫于生计,而行走,迁徙,到自觉地做精神的漫游——正因为有后者的努力,才发生了生命的前后呼应,艺术世界随意象在记忆与现实中叠加,思想在节奏与色彩中张扬,显得丰沛、柔和,意味隽永。 从甲地到乙地,不是简单的两个地名的连接,而是沉重的大地呈现,斜面是它的一部分。斜面不是停止,不是结束,而是一种变形,一种延伸,他在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地》一文中如是说:“它是窄条形,却紧傍着大路,似乎要随道路一起走远, 但最终在一道渠沟边留住了脚步……大地的长度是越出我想像的。”我在散文集《通往河流的门》里看到了一个坚强的少年,帮父亲推车,生活场景虽然从东北黑山、大虎山变成了沿江平原,但路照样存在许多倾斜,“楼阁积满了时间的灰尘,它还在那处缓缓升高、十分漫长的上坡路上,道路的强大力量使得它不断地退却。”“到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