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画说百病自测_《百病自测》画说百病自测_《百病自测》 望神与辨病 ●皱纹和斑点,表明对应脏腑、器官功能失调 ●面部小疙瘩,表明所对应部位病菌侵入血液 ●眼睛黑圈,表明肾脏、卵巢或膀胱有问题 ●虹膜黄染,表明肝脏有毛病 面部望诊定位诊法始见于中医典籍《灵枢五色》篇・,这一诊法是指颜面各部位分属不同脏腑,与望色诊法相结合,可进一步了解病情,有助于临床对疾病的定位和定性。 中医分区望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鼻头色青,多为腹中痛;两颧潮红娇嫩,多为阴虚火旺的虚热证;颧与颜黑为肾病;眼圈周围发黑,往往是肾虚有水饮或带下病;肾病额见黑色为逆证;口唇黧黑多为肾绝。 国外还有学者证实,面部确实像人体内脏的一面镜子。如在颏明显部位的雀斑,意味着足寒、夜尿症;在眉的雀斑表明肢体疲倦,或为痛苦的体征,或这些部位被扭伤;在眉的压痛点提示上肢或肩部痛苦等。 根据日本医家的观点,眉以上的部位叫上亭,与脑的疾病有关;眉以下至鼻下沿叫中亭,与呼吸系统的疾病有关;鼻以下的部位叫下亭,与消化系统的疾病有关。 面诊反射区与辨病 “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是说神就是生命;狭义的神,是指人体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可以认为就是精神。“望神”就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推断病情的方法。以观察目光、神情、气色、体态的变化为重点,其中尤以望眼神为重要。《素问》所说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就是说明望病人神的变化可以了解精气的盛衰,推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神的衰旺,临床可分为“得神”“少神”“失神”“假神”四类,此外尚有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单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失常者,称为“神乱”。总的来说,神是以脏腑精气及其所化生的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的,同时也是脏腑精气的外在表现。脏腑精气充盛,则神旺有余,身体健康或病轻,抗病能力强,表现为“得神”;脏腑精气不足或衰弱,则神衰不足,体弱多病或病情较重,表现为“少神”“失神”,甚至“假神”,其中失神为少神的进一步进展,到了“假神”阶段,病多不治。可见,通过望神,可以了解脏腑精气的盛衰,疾病的轻重及其预后转归。 一般来说,病人面色晦暗,精神委靡,眼失光彩,神情不定,有的形容为“六神无主”,表示病情较重,急需医治。如病人原来病重语微、少言寡语,而有时却出现语言增多,音高,与其病情相比,出现异常,这种反常现象,不是好征兆,表明其预后不良。 望脸形辨病 脸形就是人的相貌。颜面丰满,气血明润,是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