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反思篇(续)|关于癌症的书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反思篇(续)|关于癌症的书 值得重视的和需要深思的 我们说,科学探究的本质和解决难题的前提是要善于观察、思考、分析及批判,也许理性反思就是科学工作者的最基本的素养要求。 癌症是一个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和错综的社会文化问题。围绕着癌症有着种种值得重视的现象和需要深思的问题。对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反思,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肿瘤,并帮助解决一些防治难题。 当然,反思只是我们就常见的一些现象所作出的思考与批判,虽涉及较广,却也无法涉及所有相关问题。且反思只是一种思考过程和“解难题”的心智操作,本身一定有不成熟之处。故也期盼对这些“批判”本身的“批判”。我们将乐于接受,从而与同仁们携手努力,共同为中国的肿瘤防治事业完善而尽心尽力。 欲杀尽癌细胞,谈何容易 毋庸置疑,癌症强调“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有重要意义的。排除早期癌症患者自然生存期较长等因素后,“三早”还存在一个假设的可能性:即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很有可能可以彻底杀尽癌细胞,故这是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但是,对于其他的肿瘤患者来说,要想杀尽癌细胞,那又谈何容易? 据西方有科学家统计,约有 45%的癌症患者可以临床治愈,概率依次为手术22%,放疗 18%,化疗及其它方法 5%。对于曾经是“绝症”的癌症患者来说,这些已是了不起的成就了(据我们对上万病人的长期追踪观察,仅借助中医药,可使超过 15%的癌症患者长期健康地活着,其中,有约 4%~5%的患者临床检查癌症消逝,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完全杀尽癌细胞的结果)。即便如此,仍意味着还有多达 40%~50%的患者无法临床治愈。但他们中间的许多人借助各种合理治疗,仍长期较有生存质量地活着。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有讨论表明,一些“早期”癌症在确诊时虽经现有的各种先进设备技术的详细检查也未能发现远处转移灶(显性转移),但是实际上此时有相当多的患者已经有远处转移(隐性转移,即亚临床灶)。如曾有人统计癌症确诊时 60%有转移。美国每年诊断约 80 万实体癌患者,当时确诊肿瘤时约有 50 万患者已有转移。用PET-CT 等的检查,还能够发现相当多的 CT、MRI 等现代先进设备检查发现不了的“隐性”转移。 目前常用的手术、放疗等方法,都是局部治疗。而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癌症是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单纯的肿块切除甚或大范围切除或大剂量大面积放疗,并不一定能提高治愈率,反而会导致生存质量下降。而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