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学生姓名:王瑞钢学号:10160117系部名称:政史学院专业班级:旅游管理文化遗产开发与管理10级5班实践地点: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罗城王家坟村实践时间:2011年7月20日至2011年8月20日关于晋源地方史志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王瑞钢实践主题:了解家乡,积累地方史志资料。就山西农村相关的名称由来,村落构造做调查记录与整理。现将此次实践运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实践地点: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罗城王家坟村实践时间:2011年8月实践途径:书籍、网络、口头调查聊天等现将此次实践运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为构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联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促进经济发展,培养民族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用所学的知识为家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献力量,所以我们学校特别给我们假期的时间来投入社会实践。因为我是农民,我的家就在一个村庄。这是我第一次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给我的感受很深。我虽然也是农民,但我们的生活和以前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深入了解我从小生活到现在的家乡---“晋源区”。我家在王家坟村,现有240户约1350人,村庄背靠绵延的西山,沙河从村边流过,村南有上千亩的果园,村西北有新开发的蒙山大佛景区。小村庄四季分明,景色秀丽,民风淳朴,是让我留恋的家乡。一.晋源及晋阳古城历史概要晋源,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仅建城史就有2500多年,是三晋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故称“晋源”。这里曾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初都、北齐别都、唐北都以及后唐、后汉、后晋等国的都城,还是张氏和王氏的根祖之地,曾造就出李世民、王昌龄、白居易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被誉为“龙兴之地”、“唐之根、晋之源”历史遗存丰厚,现存各类文物古迹百余处,其中晋祠、龙山石窟、古晋阳遗址、天龙山石窟和明秀寺等5处国家级保护文物都享誉海内外。气候宜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降水充沛。环境优美,西边山均有良好的森林植被和珍奇的野生动物,山区森林覆盖率近60%,5.1平方公里的晋阳湖是华北最大的人工湖。区内现有高速公路出口四处,307国道、太汾路纵贯全区,四通八达,交通便捷。九朝古都晋阳城公元前497年,晋国公卿赵简子的家臣董安于在西依悬瓮山、东临汾河地带据险筑城,因在晋水之阳,取名晋阳,为晋阳建城之始。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分晋,"春秋五霸"之一晋国解体,晋阳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都城,山西始有"三晋"之称。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为防御匈奴,选派韩王信坐镇北方,改太原郡为韩国,设都城在晋阳,晋阳从此成为我国北方边防重镇之一。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将雁北和太原郡划归一起,称代国,晋阳为代国都城,封刘恒为代王,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刘恒即位后,称晋阳是他的"龙潜"之地。公元550年,东魏权臣高欢之子高洋夺取东魏政权,自立为齐皇帝,历史上称北齐,都城在邺。因晋阳是北齐创业的基地,北齐历代皇帝几乎每年都来往于晋阳、邺城之间,晋阳被称作"别都"。由于高欢、高洋及后来北齐的历代帝王对晋阳的刻意经营,晋阳实际成为北魏与北齐的政治中心。公元617年,李渊父子从晋阳起兵,攻入长安。次年李渊自立为帝,定都长安唐太宗李世民青年时期,曾随父李渊居住晋阳,人称"太原公子"。。由于晋阳是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夺取天下的发祥之地,李唐王朝不断对太原进行扩建,规模宏伟的晋阳城成为唐朝的北方屏障。公元690年,唐朝定太原为北都。742年,改太原为北京,与首都长安及南京(成都府)、西京(凤翔府)、东京(河南府)合称五京,晋阳进入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公元883年,沙陀部落首领李克用由于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封为河东节度使,后进封为晋王,占据晋阳。李克用以晋阳为根据地,与朱温长期对立。李克用死后,其子李存勖当政,公元923年,从晋阳发兵,攻入开封,灭掉后梁,建立后唐936年,契丹派兵支援石敬瑭在晋阳称帝,国号晋,史称后晋。公元947年,后晋大将刘知远又在晋阳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公元951年,后汉大将郭威建立后周,同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之弟刘崇在晋阳称帝,仍用汉的年号,史称"北汉"。由于后唐、后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