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秀强股份的多元化并购绩效分析秀强股份的多元化并购绩效分析 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究竟是对企业的进展有利亦或有弊?这在学术界仍然存在争议。学术界对于企业多元化并购的态度以 20 世纪 80 年代为界限,经历了一个由肯定到否定的转变,如 Matsusaka(1993)通过对 20 世纪 60 年代至70 年代并购事件的讨论,公司在宣布实行多元化并购的消息时,企业在短期内会获得正向超额收益,而在宣布进行同行业并购的消息时会获得负向超额收益;而 Begrer 和 Ofek(1995)通过对 1986-1991 年的大样本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多元化的经营策略导致企业的价值显著减少。与国外学者对多元化绩效所做的讨论相比,我国学者对多元化的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同样做出了大量成果。雷良海、杜小娟(20XX)以 223 家沪深股市上市公司为样本,讨论了并购绩效与多元化程度的关系,发现公司的盈利水平随着多元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余鹏翼、李善民和张晓彬(20XX)以赫芬达尔(HHI)指数衡量多元化程度,以托宾 Q 衡量公司绩效,对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经营短期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经营中长期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本文通过对秀强股份进行多元化并購绩效进行分析,不但验证了传统的并购绩效评价理论,而且也对其他企业多元化进展战略的实施具有参考意义。 一、秀强股份多元化并购的绩效评价 江苏秀强玻璃工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秀强股份)创建于 1992 年,是中国最大的家电玻璃制造商,居全国玻璃深加工企业前十强地位。传统的玻璃行业作为建材行业的一个部分,受到了我国经济下行的严重影响。受此影响秀强股份的净利润从 20XX 年的 9766 万元下降到 20XX 年的 3648 万元,下降幅度高达 63%。为了改善公司的经营业绩,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秀强股份于 20XX 年12 月 18 日以 2.1 亿元现金取得了杭州全人教育公司 100%的股权,成功从玻璃行业跨入幼教行业,企业实施多元化进展战略究竟是增加还是减少了企业的价值,这需要资本市场的检验。下面我们利用并购绩效的经典理论,事件讨论法与会计指标法对企业并购绩效进行全方位评价。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多元化并购的短期绩效评价-事件讨论法。事件讨论法是在有效市场的前提下,讨论某个事件的发生时,股价是否会产生波动以及是否会产生超额收益率,从而可靠的了解股价的波动是否与该事件相关的讨论方法。一般来说假如企业在事件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