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科研送教:教育科研服务基层新举措科研送教:教育科研服务基层新举措 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讨论所从教育科研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整体进展 ,服务于基层学校和一线老师,提出了教育科研转型进展的“三个三”总体工作思路。“科研送教”正是这个思路催生出的产物。一年多来,该所结合教育科研的特点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主动走进基层,贴近学校和一线老师的需求,实现了教育科研的转型进展,并先后组织了 12 次科研送教,通过现场观察、调研报告和信息反馈,得到了无论是领导还是老师、学生的普遍好评,认为这是教育科研服务基层的创新举措。 一、科研送教的五个创新 创新之一:架设了教育科研服务基层的桥梁。教科所承担着全市教育科研的管理与指导工作。长期以来,我们的工作方针是接受基层学校的邀请,参加学校的课题指导,提出新的科研管理思路——科研送教,即教科研人员主动走进学校与课堂,走近老师,面对面地沟通与指导教科研的难点与困惑。科研送教突出的中心是“送”,围绕“送”,集中思考四个问题:谁来送?送什么?怎么送?为谁送?这个“送”是教科所全体讨论人员集体送、主动送,是集体智慧的呈现。科研送教架设了教育科研服务基层的桥梁,消除了一线老师的疑难与困惑,更好地为学校和老师服务。 创新之二:创设了课题讨论课。结合学校课题和个人课题开设课题讨论课 ,是科研送教的亮点。我们在全市开展了科研送教,开设了 46 节课题讨论课,以教科所领导为组长的研讨小组与学校学科组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与沟通。此举受到了学校和一线老师的欢迎,有很多上课老师都将研讨活动写成书面文章进行反馈,使“讨论与课堂是一张皮”的认识深化人心。 创新之三:完善了备课题的工作机制。在科研送教之前,牵头处室事先将学校的课题和个人课题交给相关人员,提前进行集体备课,并为每个课题从“亮点”和“建议”两个方面写了课题评语,在沟通前交给学校,由课题负责人阅读,再在此基础上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沟通。这极大地提高了讨论指导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效益,深化了课题指导的理解和执行,提升了老师科研与教学的意识和能力。 创新之四:营造了和谐的所内学习文化氛围。科研送教是全所的集体行动,无论是备课题环节,或大会研讨或小组沟通,参加其中的每一位教科所人员都感到这是一次向基层学校一线老师学习的机会。我们通过走、看、听、说和学校呈现的文本,感受到了基层学校老师的敬业精神和辛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