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美术教学德育教育思考 一、提升自我,为美术教学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奠定良好基础 教育的实施者是老师。这就要求老师要首先提升自我修养,博览群书,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同时,还应加强业务能力,吃透教材,将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自然结合,切不可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并不是把德育的内容强加依附在专业知识的讲解中,更不是把专业知识本身就蕴含的德育法律规范剥离出来,对学生进行专门说教,那就恰恰违反了德育渗透的本意。我们所强调的德育穆透是要挖掘和利用专业课程教学自身蕴涵的德育资源,创设情境或直接将道德法律规范、学科的前沿思想、先进方法、理念融汇在专业知识的技能的传授中,让学生在完成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不知不觉接受德育因素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 二、老师在美术课堂中,融入德育教育 老师在美术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新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在小组合作中融入德育教学,培育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在社会日新月异的进展变化中,教育理念也在不断的革新。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也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尤其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自主学习的能力较低,采纳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之间的沟通与配合,各自的分工与合作,这些都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沟通以及互相谦让的品质。(二)在艺术欣赏课中,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思想波动大,自我意识过强的年龄时期。尤其在 90 后、甚至 2024 后的学生当中,崇洋现象过于严重。针对当前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心理结构,在美术欣赏课中,通过对我国传统艺术作品的赏析,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文化遗产,认同古现代劳动人民的艺术结晶,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在学习中国美术史的时候,可以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比如,在欣赏《清明上河图》时,通过布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置课前任务,让学生通过书籍、网络等资源进行自主学习,从作者、内容、布局、艺术手法、历史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并写出学习心得。课上,老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带领学生一起进入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从市郊景色、汴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