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民主法制建设VIP免费

关于民主法制建设_第1页
1/6
关于民主法制建设_第2页
2/6
关于民主法制建设_第3页
3/6
关于民主法制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这是今后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纲领性要求。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对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在法治轨道上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调研中各地反映,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应着重树立“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就是维稳”的理念,强化通过法治渠道化解社会矛盾。化解基层矛盾要做到“五要五不要”:要引导,不要对峙;要疏解,不要捂堵;要明确各级事权、各负其责,政策上不支持越级上访接访;要依法化解,不要依官解决;要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在萌芽状态,不要等上访、群访、闹访才解决。要积极运用法治手段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打击违法闹访闹事分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必须把运用法治手段化解社会矛盾作为社会管理的主要手段,引导国家机关严格执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公民自觉守法,依法推动全省在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取得新突破。具体建议如下。第一,加快社会建设领域立法进程,探索完善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制体系。社会发展领域的立法相对滞后加剧了基层管理难度,因此要更加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立法,将一些在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的矛盾化解政策和措施,经过充分论证后适时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确保基层社会管理做到有法可依。一是抓紧研究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的立法,对调解的事权范围、职责、程序及诉调、检调、公调等调解方式予以明确;二是完善土地、山林等权属界定的规范,引入听证、法律顾问咨询等制度,切实依法解决山林、土地等信访热点问题;三是正确界定缠访、闹访行为与正常维权的界限,积极推动司法救助立法,对司法救助的主体、内容、条件等作出统一规定,解决司法救助领域过窄、各地司法救助标准不统一、救助经费难以保障等实际问题;四是借鉴深圳市有关医疗纠纷立法的经验,探索推进医疗纠纷处理的地方立法,建立第三方处理医疗纠纷机制,完善医疗纠纷救济的法律程序。第二,在法治框架下改进信访工作机制,解决“信访不信法”问题。要以法治为导向,逐步把更多符合要件的基层矛盾纳入法治解决轨道。引导上访者依法表达合法诉求,依法争取合法权益;接访者依法处理诉求,依法维护上访者的合法权益。要制定解决基层矛盾的制度规定,明确在各级事权范围内解决基层矛盾的责任,引导群众在本级区域内提出诉求、解决问题,从源头上解决越级上访问题。要明确上级机关对下级事权单位合法解决群众诉求的监督和责任追究,而非直接由上级提出具体解决意见和解决办法。建议借鉴上海等地的经验,建立信访终结听证制度,通过程序公开有效提升信访处理的公信力,真正实现案结事了。尽快改革完善信访“一票否决”考核机制,防止个别人借机“闹访”、“缠访”扰乱社会秩序。强化公职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在信访工作中的调解作用,切实将属于司法、行政管辖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分别转入各自领域解决,逐步解决上访案件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形成信访呈情申诉与行政和司法实体救济的有效对接。建议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两市作“在本行政区域内按法治框架解决信访问题”的试点,赋予试点单位独立解决上访案件方面更大的权力和自主权,探索以法治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上访问题的路子和长效机制。第三,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关键是规范基层政府行为,确保其依法行政、依法履职,切实解决基层政府不作为和乱作为的乱象,做到严格执法、依法行政,以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以遏制非法闹访、缠访、破坏公共秩序,还纪于民。为此建议:一是大力推进法治镇建设,将法治政府建设的任务、责任、要求延伸到镇一级。结合最近省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和省普及法律常识领导小组联合下发的《广东省法治镇(乡)创建工作评价标准(试行)》,以实施该标准为契机,通过抓法治镇建设示范点等方式,积极推动基层各项工作法治化。二是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关于民主法制建设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