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艺术类院校通识课程体系讨论艺术类院校通识课程体系讨论 摘要:“通识教育”理念兴起于欧美国家,是一种以人为本、培育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有效教学理念,尤其在高等教育中,实行通识教育将对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进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关于在艺术类院校开设通识课程的实践效果的讨论却很少,这也使得艺术类院校在开设通识课程体系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极大地阻碍了通识课程的教育价值。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讨论经验,简单阐述一些个人对艺术类院校通识课程体系的见解。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 通识教育 通识课程 对策建议 一、通识教育及通识课程设置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关于通识教育的概念,从 19 世纪初“通识教育”一词被提出以后,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表述就达五十多种。总的来说,人们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外乎理念与实践两个出发点。许多学者将通识教育理解为一种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如有学者指出:“确切地说通识教育只是一种观念、思想,当我们说及通识教育时,我们的意思是大学教育不应该太专门了。”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讨论经验认为,要将通识教育的本质与内涵更全面、更透彻地领悟与理解,就需要将其看成为通识教育理念(目的、理论、思想)与通识教育实践(模式、课程、制度、方法)的有机结合体,对近代高等教育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其一,通识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的办学理念相符合。关于当代的大学教育,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教育与训练,培育学生的全方面能力,使学生成为目光远大、情感丰富、见识通融、精神博雅的时代青年,而不只是成为某一专业领域的专项人才。其二,通识教育理念的贯彻还需要课程、方法等实践层面的支持。在落实通识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并掌握人类知识的整体状况(即是主要知识领域的重要观点、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以及历史演变过程等),这就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到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长远进展的专业方向。老师引导学生运用灵活多变的学习方法将不同类型的知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识体系进行融会贯穿,从而形成更宽阔、更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并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成为符合现代社会进展需要的综合性人才。落实通识教育理念,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机会,将更有利于培育学生的专业特长,实现术业有专攻的目标,此外,还能从品行、身心、道德情操方面促进学生全面进展。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