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韧素质练习》教案 教师: 班级: 人数: 人 课次: 时间: 第 周 教学 内容 柔韧素质练习 教材 分析 柔韧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髋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柔韧素质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一个是髋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性。关节活动幅度主要取决于关节本身的解剖结构。髋关节的肌肉、肌腱等软组织的伸展性,可通过合理的锻炼得到提高。 小学生的关节软骨较厚,韧带易拉长,关节活动范围大于成年人,且肌纤维较细,肌肉的伸展性较强,是发展柔韧素质的最好时机,因此,在小学阶段应加强柔韧素质的训练,同时发展柔韧素质要与培养身体的正确姿势和力量性的练习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全部关节(特别肩关节)的协调发展。 教学 重点 韧带拉伸时动作力度的控制。 教学 难点 1.控制身体的平衡性与协调性。 2.时间的坚持与控制。 教学 目标 (一)认知目标:初步了解素质练习的正确概 念 ,逐 步形 成终 身体育 的意 识 。 (二 )技 能目标:指导 学生掌 握 发展柔韧素质的基 本锻炼方法 ,使 之 能够 较科 学地 进 行 柔韧素质练习。 (三 )情 感 目标:培养学生勇 敢 顽 强、吃 苦 耐 劳 的优 良 品 质和集 体合作的意 识 。 场 地 器 材 场 地 :操 场 、跑 道 。 器 材:垫 子 。 安 全 措 施 1.课前 检 查 场 地 与器 材。 2.做 好充 分的准 备 活动。 3.进 行 安 全思 想 教育 。 教学 顺序 课的内容 组织、教法 学法和要求 时间 次数 强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开始 部分 一、课堂常规 1.整队集合。 2.清点人数。 3.检查服装。 4.宣布课内容。 5.安排见习生。 1.指定集合地点(如图 1)。 2.观察集合情况,听体委汇报出勤人数。 3.向学生问好。 4.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5.安排见习生。 1.在指定地点快速集合。 2.体委整队向教师汇报人数。 3.向教师问好。 4.认真听取课堂内容与要求。 5.见习生根据教师安排进行学习。 队形组织示意图: 图 1 要求:快、静、齐。 2分钟 1 小 准备 部分 一、热身跑 让学生分成两路纵队,体育委员领跑(如图 2)。 队形组织示意图: 图 2 要求:队形整齐,口号响2分钟 1 小 二、徒手操 扩胸运动 振臂运动 肩绕环 腹背运动 体转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