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荆州,“最湖北”的吃都荆州,“最湖北”的吃都 风物菌 荆州有很多外号,像三国之城、勇气之城、文化之城。但在懂得生活的老饕眼里,荆州还是最不该被忽视的美食之城。 毕竟,作为一座“洪湖水,浪打浪”的鱼米之乡,荆州的空气里,都氤氲着湖鲜和稻米香。 1 过早这件事,荆州人是仔细的 能仔细吃早饭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在湖北,过早不仅仅是武汉的专属,荆州人对于过早,也有着相当重的“执念”。荆州人过早很讲究,干饭与汤面皆有,碳水化合物和油脂齐飞。 早堂面,是荆州人过早的习惯。即便在今日的早餐铺子,各种早点任君选择,但荆州人还是会下意识地点上一碗早堂面。作为一座长江上的城市,码头文化早已根植在荆州人的基因里。每天凌晨上工的码头工人,干的都是体力活,一碗油厚、码肥,又能管饱的早堂面,是过早的不二之选。 每日凌晨,荆州城的早堂面馆,就开始升起炊烟,透过浓白袅娜的雾气,是面馆老板在熬制骨汤的身影。在荆州,喝第一锅汤有着吉利的说法,因而熬汤是早堂面制作的重中之重。 由猪大骨、鸡、鳝鱼、鲫鱼熬制的高汤,有着牛奶般的乳白色。沥水后的碱水面,浸润在高汤里,堆上猪肉、牛肉、鸡丝、鳝鱼丝等“码子”,再点缀几粒油綠的葱花,清新的麦芽香和骨汤的浓郁交织,无缝隙地侵袭食客的感官世界。等到这碗早堂面,荆州人一天的生活才算正式开启。 锅盔,是荆州人过早的正确打开方式。每一个早起的人,在开始一天的工作之前,一定会循着芝麻的香味,用一张锅盔驱散残留的蒙眬睡意。 早些时候的荆州锅盔,多是实心的,为了追求极致的口感,荆州人尝试着在锅盔中加入新奇的牛肉、猪肉、梅干菜等馅料,面粉和馅料的黄金配比,让馅料无死角地涵盖在锅盔之中。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吃锅盔时,荆州人永远都是当街吃,绝不会外带。因为荆州人深知,刚出锅的锅盔,才是人间至味。拿到手后,刚烤好的锅盔,还留有烫手的手感,咬上一口,薄薄面皮上粘着芝麻,香、酥、薄、脆,焦香过后,是更加绵软筋道的口感。 除了面食,糯米也是荆州人过早的常客。在荆州,糯米包油条、元豆泡糯米,都是吸粉利器。糯米包油条,又叫作糍饭团,以稻米和糯米做皮,中间夹裹火腿肉糜及油煎后的咸菜。刚出锅的油条切段,是糍饭团的点睛之笔。 白饭团是早餐店、便利店的常见食物,榨菜、火腿肉糜也并无稀奇之处,当这些食材遇到冒着热气的油条时,所有的魅力全都释放在这一刻。 姿态迥异的饱满米粒,疯狂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