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虞舜南巡狩与太湖东南部平原虞舜南巡狩与太湖东南部平原 一 文献典籍中有关虞舜的传说和记载,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随着近年来考古资料的逐渐增多,结合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的讨论成果,对于这些传说,有可能作出一些新的探究。 关于有虞氏的地望,史书大致有四种记载: 《孟子·离娄》下篇:孟子曰,“舜生於诸冯,迁於负夏,卒於鸣条,东夷之人也。” 《史记·五帝本纪》:“舜,冀州之人也。” 《史记正义》所引《孝经援神契》:“帝舜生于姚墟。” 《帝王世纪》:“瞽叟妻曰握登,陶唐之世,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於姚墟,故姓姚氏。” 以上 4 种记载是文献中所见关于舜帝出生地的最早的记载,其中《孟子》、《史记》的史料价值大,所记比较可靠;《孝经援神契》是两汉之际出现的七纬之一,纬书的大部分内容荒诞不经,其中一部分自然科学知识和古史传说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帝王世纪》所出虽晚,但其博采经传杂记而成书,故亦有一定的史料意义。这几种记载中提到舜帝的出生地有 3 个,即“诸冯”、“冀州”、“姚墟”。关于这 3 种说法历代有多种解说{1}。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为有虞氏地望问题的讨论增加了新的契机。李伯谦、田昌五、张敏等曾先后指出,分布于鲁西、豫东地区的王油坊类型即是有虞氏文化{2}。 笔者认为,鲁西、豫东说既有丰富的典籍文献之支撑,又有较多的考古发现佐证,应该符合有虞氏地望的实际情况。 关于虞舜去向历来就有不同的说法,归纳诸说,主要有几种观点: 1.陕南汉中地区; 2.湖南零陵(今湖南永州市零陵区); 3.浙江会稽(今浙江杭嘉湖地区); 4.江淮东部地区。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汉中说”因只见于《世本》,为孤证,故暂置不论。 湖南零陵区至今还未发现相当于夏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相当于龙山时期的有湘乡岱子坪遗址第二、三期文化遗存,其中部分器物为长江中游龙山文化所常见,部分器物又与石峡文化同类器物相同或相近{3}。晚于夏时期的有零陵区菱角塘遗址,其文化遗存已与广东、广西东部和赣西南一带的几何印纹陶遗存相一致{4}。类似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遗存,或这一类文化因素的孓遗,在湘南地区根本不见,因而有虞氏部族迁徙湖南零陵之说,从考古学上无法予以证实{5}。考虑到新石器末期的全国大势,我们并不否认虞舜部族可能也曾经迁徙到了这个地区{6},只是现在的考古发现并不支持我们的想法,这也是需要我们在以后的考古发掘中引起注意的问题。 江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