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角色潜意识的影像化:《千年女优》主要人物研究

角色潜意识的影像化:《千年女优》主要人物研究_第1页
1/8
角色潜意识的影像化:《千年女优》主要人物研究_第2页
2/8
角色潜意识的影像化:《千年女优》主要人物研究_第3页
3/8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角色潜意识的影像化:《千年女优》主要人物讨论 日本动画导演今敏(1963.10-2024.8)执导的《千年女优》(MillenniumActress,2024)曾获得 2024 年第 33 届加泰隆尼亚国际电影节最优秀动画电影作品奖,加拿大奇幻电影节最佳动画大奖,第 33 届东方快车奖最佳亚洲映画作品奖、泛亚洲电影节最佳动画奖。此外,《千年女优》与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并列获得日本第 5 届文部省文化厅媒体艺术节动画大奖,并被好莱坞电影公司“梦工厂”买下在全球的发行版权。 《千年女优》主要讲述隐退女演员藤原千代子在两位来访者的采访中追忆自己“爱情”的故事。安德鲁·奥斯蒙德(AndrewOsmond)在《今敏:幻术师》中提到今敏对它的看法:“精神分析法有助于理解这些角色以及搞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千年女优》中女主角千代子的父亲并没有在故事中出现第 1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过。然而,故事中的人物都被设置成能够替代父亲的角色。”[1]影片中,千代子的出生与父亲的去世是设定在一起的,这是否与千代子情感有着精神分析学方面的关联?本文将对影片主要人物千代子的潜意识进行讨论,以期为角色潜意识的影像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情结的呈现 (一)未完成的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Complex)与厄勒克特拉情结(Electracomplex)是一对相对应的精神分析术语。俄狄浦斯情结常指男孩的恋母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是指女孩的恋父情结。弗洛伊德于 1910 年在其著作《爱情心理学》中公开提到俄狄浦斯情结,并在其《精神分析引论》(1915-1917)中提出:“大约在以母亲为爱的对象的时候,儿童已开始受到压抑作用的影响,已忘掉了自己的性的目标的某一部分。这个以母亲为第 2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爱的对象的选择名为俄狄浦斯情结。”[2]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情结是儿童早年经历的一段依恋异性父母而排斥嫉恨同性父母的无意识阶段。拉康指出,“俄底浦斯情结期”是儿童通过意识到自己、他者和外界的区别而逐渐使自身“主体化”的时期。俄狄浦斯阶段后期,“父法”的介入使原先的母子关系得以解体,孩子想成为母亲充分的欲望客体——菲勒斯,却发现只能通过与“父法”的认同才能获得。当孩子与“父法”认同完成时,孩子便由原先的想象界过渡到了象征界。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在经历‘俄狄浦斯情结’阶段后都获得了主体性,完成了自我走向社会和文化认同的过程。”[3]关东大地震中千代子的父亲丧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角色潜意识的影像化:《千年女优》主要人物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