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形成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形成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讨论对象和现实依据,其形成经历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三个阶段。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新中国在全面恢复国民经济之后,随即从新民主主义经济转向社会主义经济,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计划经济虽然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但主要还是在摸索中前进。“只争朝夕”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写照。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体制日益僵化。到中美、中苏关系的改善与缓和,中国经济进展迎来历史机遇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方略。到 20XX 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随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国经济规模发生质变上了台阶的标志。 关键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计划经济;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xxxx(20XX)0xxxx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讨论对象和现实依据,其形成经历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三个阶段。 一、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 毛泽东在 1940 年 1 月写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进展,建立一个社会主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666 页。他还进一步指出,“这种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第一阶段,第一步,虽然按其社会性质,基本上依旧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它的客观要求,是为资本主义的进展扫清道路;然而这种革命,已经不是旧的、被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的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因此,这种革命又恰是为社会主义的进展扫清更广阔的道路。”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668 页。1949 年 10 月 1日,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