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李贺诗中奇巧创新的色彩语言

论李贺诗中奇巧创新的色彩语言_第1页
1/6
论李贺诗中奇巧创新的色彩语言_第2页
2/6
论李贺诗中奇巧创新的色彩语言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论李贺诗中奇巧创新的色彩语言论李贺诗中奇巧创新的色彩语言 刘卫华 摘要:李贺诗歌的色彩书写一直为诗家所关注,他的诗歌不仅色彩繁密,而且色彩语言上也呈现了奇巧创新的特点,本文就从李贺诗歌中的色相呈现、色名结构、色彩联想等多方面探讨其色彩语言的特点。 关键词:李贺; 色彩语言; 色名结构; 色彩联想 李贺诗歌的色彩语言呈现了奇巧创新的特点,不再仅仅运用具有惯性意义的色彩词,而是给色彩附加了浓淡浅深的修饰,还辅之以表现感觉、情绪词语,具有了较强的联想与象征意味。本文即以色彩范围的开拓、色名结构的创新、色彩情感的联想来解读李贺诗歌的色彩语言。 一、色彩范围的开拓 传统诗歌往往强调对称,诗中的色彩调配亦然,且伴随唐诗的格律化进程 ,诗人的配色往往在对联中完成,如杜甫诗“红入桃花嫩,青归柳色新。”“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设色鲜亮生动、和谐浑融,以具有对联属性的色彩调配,显示出非常稳定的结构特性,形成均衡和谐的状态。 李贺则“以其孤激之思,而为晦涩之调”,打破了均衡的原则,他把自己生命中的执着与任性化为不具对称美感的色彩形式,表现了一个鲜亮、突兀、极端的色彩世界,拥有非常宽广的色域表现。杜牧《李长吉歌诗叙》中也同样评价他的色彩意象无常形、常态、常色,比无定形定象,一刻不得静止的绵延的云烟更为迷离难寻,在设色表现上,也比灿烂枝头的时花或天生丽质的美女更为光彩夺目。 李贺诗在色域范围的开拓上,从“澹白”、“幽紫”到“暗黄”,从“生翠”、“颓绿”、“春碧”到“嫣红”、“堕红”“晚紫”、“黑肥”,不仅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色调鲜活富丽,亦具有“味浓调盛,斑驳多变”的阅读快感。色彩对于李贺而言不是“随类赋彩”,更具备了传达个人情感的功能,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熔铸成一个个五颜六色的颜色词,让读者陷溺在“炫耀”、“浓妙”的模糊理解中。 如《残丝曲》,在这首以晚春景色书写年华易逝之感慨的诗篇中,诗人将许多颜色词叠加在一起,构成令人眼花缭乱,神思欲迷的感官意象,黄莺、黄蜂、浓绿的杨柳、绿鬓的少年、金钗的女子,以及青白色的酒壶,琥珀色的美酒,再加上随风回旋的粉红落花、缤纷满路的青色榆钱,组成一幅色彩斑斓,错杂纷乱的图画,几乎句句着色。 《雁门太守行》也是如此,诗人以黑云、甲光、金鳞、秋色、燕脂、夜紫、红旗、白霜、黄金、玉龙,一系列光色形味交织成的浓重色彩,组成斑驳绚丽的战争场景。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李贺诗中奇巧创新的色彩语言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