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论现代女性乡土文学的地位和价值

论现代女性乡土文学的地位和价值_第1页
1/5
论现代女性乡土文学的地位和价值_第2页
2/5
论现代女性乡土文学的地位和价值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论现代女性乡土文学的地位和价值论现代女性乡土文学的地位和价值 摘要:现代女性乡土文学由女性自己创作,它关照乡村同胞命运,反思古老农耕文化、反映地域特色和社会精神的文学,其诞生并不算晚,且有诸如萧红、丁玲、冰心、杨刚、罗淑、雷妍等女作家的许多佳作。然而,无论从性别文化现实还是文学角度,女性乡土都是在场的缺席者,并没有得到充分正视。现代女性乡土文学对反映女性视域下的乡土世界、探寻女性与农耕文明的内在联系有重要的文学意义,其独特价值在于性别审美内涵:在乡土背景下对女性自身问题的探究更深化;对女性形象心理建设和生命力的体现更充分。 关键词:女性乡土;地位;文学价值;性别审美 二十世纪乡土文学的创作十分繁荣,现代作家走出乡土、接受新知,特别善于表现质朴的乡土文化,以觉醒者的姿态重新审视古老的农耕文明。乡土作为一种承载地域文化的符号也是具有性别属性的。然而,无论是乡土文学的创作还是理论建设都似乎屏蔽了女性话语色彩,当然这也源于女性解放的滞后。 一、女性乡土文学的地位:在场的缺席者 这样的剥离对现代知识分子意味着自由和解放的实现,但同样是背井离乡 ,对男子来讲是跨越式的放逐,最终还是有家可回,对女子而言却意味着永久的分离,没有回归的可能。因此,从文化现实角度讲,女子是没有乡土的,但也有丰富的乡土题材的文学作品。现代女作家的乡土创作不同于传统乡土文学中的“恋乡”主题,而有其独特文学意义和丰富内涵,不应被传统意义上的乡土文学所遮蔽。 (一)丰富而多元的创作 现代女性乡土文学是女性作家基于一定的乡土经验而创作的,其诞生并不算晚。 其实,冰心早在 1920 年就发表了一篇乡土小说《最后的安息》,关注妇女问题。陈衡哲的《巫峡里的女子》、冰心的《六一姊》和丁玲的《阿毛姑娘》等陆续发表,表明当时女作家从问题小说入手,关注农家妇女的朴实和痛苦,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体现了对底层妇女的同情和观照。30 年代女性乡土进展迅速而卓越,羅淑的《生人妻》、杨刚的《翁媳》和《桓秀外传》、丁玲的《田家冲》、罗洪的《稻穗还在田里的时候》等一大批女性作家从个人化的诉说逐渐走向了宽阔的社会生活,视角向着乡村大众倾斜。其中,萧红因其大部分创作是乡土题材而进入了乡土的视野,她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更是女性乡土文学的经典之作。三四十年代女性作家的创作几乎与主流文学合流,女性乡土在沦陷区和解放区呈现不同的风格。其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论现代女性乡土文学的地位和价值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