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论翻译讨论的语言学途径论翻译讨论的语言学途径 摘要:本文从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的语言学理论的译学构想切入,分别以奈达、威尔斯、卡特福德和费道罗夫四位重要的理论流派代表人物为例,目的是讨论奈达翻译学派所做的语言学探究,并探讨其贡献和不足之处。因为任何翻译活动都需借助于语言,所以语言要素对于建立翻译学理论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为了在翻译讨论的语言学途径方面有所创新,有必要对翻译理论家们为译学讨论所做的语言学探究展开讨论。 关键词:翻译理论;语言学;译学讨论 随着国内不断引进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国内的翻译讨论学者在上世纪末对语言学派的翻译讨论有所创新并提出了中国本土的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语言学和翻译密不可分,通过讨论两者的关系,本文旨在探讨英语翻译的语言学途径。 一、奈达和威尔斯的译学讨论 著名翻译理论代表人物威尔斯提出,现代的翻译理论讨论最早可以追溯至奈达的《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1947),它是随后奈达的《翻译科学探究》(1964)一书的铺垫。在《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这本书中,奈达使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的观点,对翻译中的各种问题做了科学的分析并提出翻译是一门科学。他的这一观点在其所著的《翻译科学探究》以及《翻译的理论和实践》(1969)中再次出现,并被进一步详细解释为:翻译不仅是一门艺术以及一门技巧,同时也是一门科学。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可以通过“采纳处理句法结构的科学方法,语义分析的途径和信息论来解决翻译中出现的问题”,意即翻译讨论的过程中可以采纳语言学的和描写的途径。其二,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所以“对不同语言中包含的相应信息间的关系所进行的任何描写和分析,都必须是语言学的科学描写和分析”。 确定的一点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奈达的翻译理论的基础,尽管奈达声称其翻译理论产生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之前,但仍然可以认为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两者仍有一定联系,因为奈达 1964 年出版的著作《翻译科学探究》在发表时间问题上,很明显晚于乔姆斯基在 1957 年发表的《句法结构》。奈达在其著作中使用的语言学术语如转换、核心、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等其实是从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中借用的。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奈达的翻译理论与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也存在着很多不同,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首先,从语言符号的层面来看,语言符号本身是乔姆斯基的理论关注重点,而人对语言符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