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论语言学理论对商标近似认定的意义论语言学理论对商标近似认定的意义 吴越 摘要:如今随着各类商标的出现,越来越多不法经营者未经允许模仿他人商标,商标侵权案件的数量日益增多。然而,目前我国《商标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对商标近似的具体认定方法,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引入语言学相关知识,可以为文字商标近似的认定提供更专业的理论支持,使整个认定系统更完善。 关键词:文字商标近似;语音;字形;语义 随着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各类商标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也有许多商贩利欲熏心,模仿在消费者中具有较好声誉的商标,谋取非法利益。我国《商标法》规定了,未经商标注册者许可,在同种或类似商品上使用近似商标,且易造成市场混淆的行为是商标侵权行为,但并没有规定商标近似的具体认定。之后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对此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标准,因此,司法实践中审判机关自由裁定权较大,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在此,笔者认为,商标近似的讨论,离不开对语音、字形、语义和语汇的解释,因此语言学理论可以为此提供科学的参考。商标包括文字商标、数字商标、图形商标、立體商标和颜色组合商标等等,其中文字商标是仅由文字组成的商标,它可以用汉字、少数民族文字、外国文字表示,它可以是一种文字,也可以是多种文字组合。本文将以文字商标为例,结合裁判文书网和新闻报道中的相关案例,讨论语言学理论知识对商标近似认定的意义。 一、文字商标近似的语音分析 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音具有社会属性,这决定了语音的本质,任何语音都有一定意义,所以商品在进行口头宣传、媒体推广等语音传播时,其商标具有表意功能,所以当出现读音相似的文字商标时,会干扰人们的认知,使公众在主观意识上就错认是同一商品。 1、语音相同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即使两个商标字形外观有所差异,但当它们读音完全相同时,人们通过听觉器官和大脑听觉中枢对此进行感知,通常会捕捉到相同的特征,这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会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这种情况是非常需要避开的。 例如,浙江康恩贝制药公司的知名商标“前列康”,具有较高知名度,但后来北京爱心中联大药房出现了一款名为“乾列康”的软胶囊,二者读音完全相同,这很容易造成相关公众的误认和混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开商标读音相同带来的不必要的纠纷,应认定为构成商标近似,以稳定市场秩序,维护了商标所有者的...